第七課 瑞穗的靜夜 李潼

          

壹、作者補充資料

捕捉少年心的不老孩童──李潼

一、才情兼備的溫柔男子

如果喜歡校園民歌的人,必定熟悉:「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謠﹍﹍」這首〈月琴〉吧!作者就是我們這一課男主角──賴西安(李潼的本名)。他膾炙人口的民歌作品還有〈廟會〉、〈散場電影〉等七十幾首歌詞作品。從這些抒情、懷古、念舊,卻不濫情、泥古、守舊,充滿民俗風味的文字意象當中,可看出他對台灣社會、文化、傳統的熱愛和用心。在家裡他是十足的「行動派」,舉凡家中水電工程,入庖廚製作包子、水餃、蔥油餅,為三位小公子剪髮﹍﹍等,技藝堪稱一流。由於這一份愛家人、愛鄉土的才情,舉凡新詩、小說、劇本和歌詞的創作上,都是有口皆碑的。他愛觀察、喜思考、好奇又好問,不但愛聽別人說故事,更愛講故事給人聽,所以他著重於少年兒童文學創作,他一直活得起勁,寫得勤快,再加上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以及旺盛的創造力,成績自然可觀,號稱現代台灣少兒作家第一人。因為他全心致力於創作,質精量多,內容創新,技巧別出心裁,謔而不虐的幽默筆法,尤見清新活潑的風格;並以田園風光、鄉土情懷為背景,以歷史文化、環境生態來構築少年文學的世界,因而博得「少年小說作家傳人」之美譽。

二、老少咸宜的新好男人

李潼,本名賴西安。民國四十二年出生於台灣花蓮海濱,直到十六歲舉家遷往台中。曾服海軍艦艇役,在太平洋和台灣海峽航行兩年,退役後是羅東高工任教建築的老師,自民國七十八年起,為了興趣和使命,全力投注於寫作和尋根的工作,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在他自稱的「寫作個體戶」期間,也應邀客串《宜蘭觀光》季刊的創刊總編輯,和文建會《文化通訊周報》每月一期的台灣東區主編。

李潼身長一百八,為人豪爽、好客,是文藝圈內公認人緣最好的作家。而「李潼」這個響叮噹的筆名,原來是台語「兒童」的諧音,因為兒童的天真爛漫,少年不知愁的癡狂,都是他生活中最有興趣的對象。

三、作家的童話盒子──人小鬼大的童年

雖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但童年點點滴滴的趣事,一直是李潼津津樂道的美好回憶。也由於自己曾經那愉快地度過童年歲月,所以今日他的創作對象,也較偏重於少年兒童。

1.為阿公讀報,開啟了寫作之門

李潼的祖父是身歷三朝的元老──清朝、日治、國民政府。雖能強記《詩經》的〈關雎〉和《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但對於中文只達略通程度而已,尤其對於白話文的用法和理解的程度,則是非常薄弱。幸賴讀小學四年級的乖孫,願意於星期天的下午,在門前榕樹的石椅上,為祖父讀一份報。小小的李潼,像個小小的說書人,巧妙的將報紙新聞重新編輯成最動人的口語新聞,在一些老人家面前精彩演出。對於內容的挑選,他不僅讀新聞,為了全面照應,也讀廣告,或許是年齡的關係,最喜歡選讀的是和少年兒童有關的消息;少年拾金不昧、迷上武俠漫畫的小孩,上山求師拜藝、純情少女投海自盡、十一歲珠算神童晉級七段、中華少棒揚名美國威廉波特為國爭光、流浪三兄妹環島尋親,和少年入山洞尋寶被困的消息,都是他最感興趣的話題。所以他認為現在的創作特別願意在少年小說用心,固然和天性及大環境有關,但過去那些豐富而曲折的少年新聞事件,對他想像力的刺激,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為阿公讀報的第一大收穫。

當同年齡的小孩,尚沈迷於漫畫、童話和兒童讀物之中,李潼藉由讀報的機會,比他們多看了一份成人報紙。成人報紙紛擾的人生百態,不但讓增長了見識和思維,也讓他在讀報的經驗裡,初探語言和文字的奧妙,對於他在寫作的萌發,產生了無比的影響力。因為每當同學在作文課,把鉛筆尾端咬成甘蔗渣,雙眼緊盯著天花板猛找靈感時,奮筆疾書的李潼卻大惑不解,世事如此豐富,怎會找不到題材寫呢?老師說:「作文就像說話一樣,你會說話,就會作文,我手寫我口,道理是一樣的。」但小小播報員李潼卻不以為然,因為在他為阿公讀報的經驗中,體會文字和語言的表達方式是有所不同。語言經由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因此表情較多,情感也較直接;但作文講求條理,必須具有委婉的美感,才能造成弦外之音的想像空間。將文字轉化成語言,需要調和稀釋,語言轉化成文字,則需要濃縮修飾;這樣的領悟,是為阿公讀報的第二大收穫。

而後負笈在外,結束長達七年的讀報生涯。然而如此難得的經歷,卻帶給李潼日後在寫作上的微妙影響,恐怕連阿公都不知道,他的乖孫會走上這條不悔的寫作之路,還是因為他而開啟的寫作之門呢!這是當年為阿公讀報的最大收穫。

2.跟阿媽的人有福了

「她們往往出口變成格言,但她們似乎不知,所以隨緣自在,不在乎誰信不信

 得過她們,也因此更加可愛。」

從小生得白胖可愛的李潼,十分具有「老人緣」,他是阿媽和左鄰右舍阿媽的忠誠信徒,因為無論阿媽們開講、看戲和逛街等老年人的活動,他無一不全程參加。其中最令小小年紀的他最感興趣的,莫過於看戲。一般小孩是沒有那份耐性久坐,只有李潼能深得其中樂趣,原來他七分是為了中場休息時,可以有吃有喝,三分是為看精彩的武打壓軸好戲。而這種幼年看戲的「訓練」,對他後來的寫作,也發揮了影響。因為鄉土歌仔戲兼收了地方小調、平劇、北管、流行曲調的唱腔、身段、行頭等,將各處的精華融為一體的戲劇形式,是李潼在文字工作上的不拘形式的啟蒙師。

童年從阿媽們聽來的神奇鬼怪、奇人異事之類的鄉野奇談,讓李潼的心中產生一種信念:覺得人世有來有往,有寬廣無垠的輪迴,不懼無所去往,因此心情可以更篤定些,作為也更謹慎些。有眼見的世界,也有眼見不到的世界,所以空間更為廣闊。似乎人的大小,也在這種人、鬼、神相通的有情世界裡,一念之間,可以大,也可以小。

3.人小鬼大闖江湖

童年住在花蓮的李潼,對於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五歲那一年,當王母娘娘誕辰出巡的隊伍,,把鞭炮聲響和鑼鼓聲響得震人,過境的香火四處繚繞,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宗教慶典,特有的熱鬧景象,引起李潼的好奇心,他在人群之中穿梭,忽然聽到兩個押陣的信徒說:「今年的平安粥比去年好吃,回到廟裡,得好好喫他三大碗。」呵!對一個小孩子而言,這是多麼大的誘惑。於是他便跟著進香團走走停停,終於捱到可以「連吃三碗公」的機會,但因長途跟隊的疲累,結果把好喫的粥吃完,小李潼就地睡臥在廟前石獅的背上了。待到醒來時,天色已闇,熱鬧的人群也散了,揉著惺忪的睡眼,竟也分不出哪一條才是回家的路,嚇得他不禁地哭了起來,驚動了廟裡的道姑,好心引導他走上回家的路。

這一段小鬼迷路記,在李潼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他說:「我只是迷失了回家的路,經過幫忙指引,還能平安的回去;但是在成長的歲月,四處都有誘惑,再加上少年人對生命的種種迷惑,以及在與人應對上的各種困擾,自然會有心的迷路。」這種「將心比心 」就是李潼在寫作少年文學時,特別體會那種在「心路」迷失時的焦慮不安和無助,企盼有人能指引帶領得以走上正途,而不致誤入歧途。

再談到李潼八歲時的一項「豐功偉蹟」,當年正是花蓮國際港正式啟用,賴媽媽為了讓孩子們增廣見聞,命他帶著弟弟去見識見識,出發前又加上鄰居的三個小毛頭,一行五人組成的「童子軍」,就由領隊李潼嚴格帶頭,浩浩蕩蕩向偉大的建設朝聖去了。起先大家尚能遵守紀律服從指揮,但不久之後這批烏合之眾,就開始考驗領隊的能力了,三不五時有人要尿尿,一下子又有人喊熱要脫隊買冰吃,這時李潼就會說:「回去跟你媽媽說」,這一句比什麼軍法審判更具嚇阻效果。好不容易把部隊押到目的地,沒想到這平常是在外玩瘋的鄉下孩子們,開始玩起追逐遊戲,幸賴他腿長腳力又健,才能將一個個歸隊。但為了滿足小兵們的好奇心,他發明了「心手相連」的妙招,不但讓大家井然有序地參觀完建設,也能安全地將每一個小蘿蔔頭送抵家門。

四、李潼的兒童少年文學觀

    台灣的文化事業,在經濟起飛、資訊發達後,一直呈現榮景的現象,但成人世界的書籍,遠較於少年兒童書刊蓬勃,不是我們忽略了這個市場,而是願意投入在這領域的作家不多,林良、楊喚、子敏、桂文亞、小野、黃春明等,是近年來少數願意為新生代創作的有心人士。再者長期的聯考體制而引起的升學壓力,致使青少年閱讀都籠罩在記誦的飣餖之學,使文學教育中最重要的情意開發,幾乎付諸闕如,想必韓愈再世,必再喟嘆一次:「小學而大遺」。李潼就是有這種使命感的專業兒少作家之一,他不忍見台灣優良兒少作品多是來自外國的翻譯書籍,缺乏本土人文情懷的養分,他以園丁自居,專心致力地灌溉這一片沙漠中的綠洲。基於這樣的熱情和使命感投入寫作,他陸續獲得了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山文藝獎、洪建全兒童少年小說獎、國家文藝獎,以及海峽兩岸少年兒童文學獎、北京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三十幾項,這都是他耕耘有成的光榮紀錄。

1.兒童的知心朋友

李潼非常喜歡自己的筆名,他認為兒童是他最喜歡的人類,因為熱愛兒童,而致力少年寫作,希望陪他們一起成長,過一個快樂而豐富的童年。李潼在家就是個愛家的新好男人,家中三個小壯丁,正是他少年小說創作的泉源。自許是孩子們的好朋友的他,認為「今天的兒童問題,基本上都是家庭問題,最根本的療方就是給孩子『時間』和『愛』;不要用金錢代替,也不要用責備的方式去激勵他們。」所以建議要教育孩子之前,大人必須先檢視自己,對孩子的教導方式是否有了偏差,是否有充裕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現今孩子因為社會快速變遷,身心遭受前所未有的動盪與不安,家人往往忽略這些半大不小的兒童,於是李潼總想寫出一些文學作品,帶給他們樂趣和安定,陪他們成長,也給自己再一次成長的機會。他在文章中絕不說教,只是掌握了少年的生活經驗和心理成長歷程,讓他們在閱讀中學習到愛與寬諒的人性特質,並不斷作自我的反省。他的作品往往讓在喪志邊緣的少年,有了深切的啟迪,在歡笑與淚水之間,獲得心靈的沈澱與洗滌,使生命的成長步伐更為穩定、踏實。

2.少年心靈點滴

少年正處於懵懂卻非無知,看似癡狂卻又有見地的青春期,心理的成熟度,一直想趕上生理快速的成長值。悸動不安的心理讓少女容易傷春悲秋,少男桀驁難馴,但他們比任何時期的人們更企盼指引,卻又排斥說教,既崇拜偶像,卻又想顛覆權威,對世界充滿好奇,可是當探索未知的觸角才伸出去一點點時,因閱歷不多,卻又膽怯地縮了回來。如此躊躇滿志,裹足不前,加上薄弱的意志,和單調枯燥的求學生活,我們的青少年,如何能飛揚青春,展現活力呢?莫怪「鬱卒」二字是他們的口頭禪了!

作家對於人性的觀察都是入微的,李潼不僅對兒童如此,對青少年心理亦頗有體會。他說:「少年的心理往往超過父母師長所認定的,現代青少年成長經驗,和父母那個年代也許有很大的不同,但成長中所遇到的種種迷惑,確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少年性格中的『同情心』與『正義感』卻是與生俱有的。」但他也察覺到,對於自己從小生長的鄉土和歷史,現代青少年趨於「無根狀態」;因為無根,所以他們徬徨無主,因為無根,所以他們盲目追求一些不是屬於自己的文化,而且常常見異思遷。因此在他辭去教職,從事專業寫作之後,全心全力投注於鄉土尋根的工作及撰寫,《少年噶瑪蘭》就是在這樣的覺悟之下,完成的少年本土歷史小說。

關於他的少年小說,李潼在他的短篇小說《綠衣人》自序中說明:「基本上都是寫實風格的;不論呈現的手法採用詼諧的、平淡的或感傷的,在在都希望能捕捉到八十年代少年的心思。」他以幽默生動而不失教化的筆調,陳述豐富的內容,並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溫暖的關愛情懷,探索這一代青少年的情志。兒童文學祖師爺林良先生讚許他說:「李潼是八十年代少年小說投入心血最多的好作家。」

在一次的訪談中,李潼表示:「這一代的青少年都很聰明,但比較沒有智慧,智慧要從生活中焠煉出來,和天地自然息息相關。如果沒有根,你就不會愛自己的鄉土。」

五、李潼的創作意圖

1.生活是故事的現場

李潼的作品不同於一般作家一成不變的風格,他既寫民歌,也寫小說、散文,更能跳脫心靈層次,寫少兒作品,多變的風格,是他一貫的作風。在運用文字詞彙方面,他既保存古意的鄉土語言,又加入了現代流行語彙,在傳統與後現代主義交融並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可聽聞到具有鄉土趣味的諺語俚語,和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以及最時髦的流行語,這種新舊雜陳是他最真實的主張,因為它們來自最實際的生活,不必故作風雅,也不必惺惺作態,而以最原始的風貌呈現,在鮮明的現代風格語言和意象經營下,他的充分反映現階段人們的意識型態和生活方式,讓人讀來自然產生共鳴感。

為少年寫作,其困難度遠大於兒童或成人,因為青澀的年紀,是捉摸不定的,同時他們傾吐的對象多同儕摯友,很少願意和父母師長訴說,因此要瞭解他們善變的情緒,和看似複雜的情感,只有和他們以朋友方式相處,他們才可能下心防,暢所欲言。於是李潼常在寫作疲累之餘,到住家附近的歪仔歪社區活動中心,在籃球場上和少男們打上幾場的「鬥牛」,玩累了在草坪上吹風納涼,此時「Man’s Talk」於是打開了話匣子,而李潼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形象和情節對話也於焉產生了。

旅行也是李潼喜歡的生活方式。李潼寫作的題材多來自生活,且大都是具鄉土情懷,這和他的居住環境有關,但為免流於主觀的意識型態,他利用距離和空間來調整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所以他喜愛旅行。因為旅行是延伸見識觸角的最佳方式,無論遠近,在奔波的路途中就可以安定思索問題,直到目的地,又可借他山之石來攻錯。無論到哪裡,李潼總是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在輕鬆的聊天裡,他聽取了許多的不同的看法與見解,也是他在創作故事的另一個管道。

2.歷史懷舊

創作歷史小說最難的地方,在於如何傳達先民生活化的一面,因為生活在高科技的現代人,是很難想像遠古時代祖先的思維、以及日常生活起居的點點滴滴,畢竟時空阻隔了思想的距離。李潼為孩子寫歷史小說,善於運用孩子們喜愛的而熟悉的文字,同時以充滿魅力的現代口味,又不能破壞故事的時代氣氛。在情節安排上,「要把孩子捲入那個時代中」,讓他們沈浸在歷史的潮流中「活過一次」,然後懷著感動走了出來。他深信,儘管小說家筆下的情節是虛構的,但都是以想像力去捕捉真實的感覺,再加以匠心的描繪,那些「建築在真實歷史背景上的虛構主角與故事」,卻比正史還要真實。

李潼強調舊文化的傳承,肯定鄉土的價值,主要是因於個人強烈的歷史意識所影響。所以在未來的創作,他將秉持一貫對鄉土的熱愛,繼續筆耕下去。朝歷史、傳統文化、族群,做深入的探討,從現在和未來作體裁的追尋,讓少年兒童都能對自己的鄉土有了認同與歸屬,使即將式微的民俗傳統,能有重生的機會。

六、李潼的少年文學作品簡介

1.《這就是我的個性》

    這是一本多屬千字左右的散文集,看似信手拈來,其實箇中三味是值得細思的。他以充滿載道的精神,暗喻少年的短視無知與自以為是的個性特徵,並且盡量避免令青少年排斥的說教口吻,而以敘事筆法娓娓道來。例如〈吉貝少年〉寫離島少年對台灣本島的憧憬幻想,他以天真無邪的吉貝少年輕視當地珍貴的天然資產,和人交換沒有價值的三色原子筆,來反諷少年的短視近利,他說:「台灣什麼都有,我們吉貝什麼都沒有」。言下對於自幼生長的鄉土竟然是那般地賤視,不知珍惜可貴的自然資源,只會盲目追求不曾擁有的有價物品。豈不悲哉!而在〈這就是我的個性〉一文裡,藉由一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囂的少年家,不但不知檢討還理直氣壯地說;「這就是我的個性」,顯示時下青少年霸道、自私的個性,實在令人不敢苟同。 這樣的啟示,相信對青少年個性應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2.《少年噶瑪蘭》

    對於歷史小說,李潼特別有使命感,因為他看著時代巨輪,帶引孩子們往前衝,卻忘了將他們走回時光隧道,緬懷一下先人的情感與生活。《少年噶瑪蘭》的創作動機就是是基因於此,他為孩子們插上一對穿越時空的翅膀,暫時脫離了五光十色的一九九一年現實社會,和小說裡的男主角潘新格一起飛向兩百年前古老的時空,體驗噶瑪蘭人的生活。經過了這一趟的時光之旅的歷史尋根,少年讀者再回頭看看自己,就不會吶喊自己是「無根的一代」或「失落的一代」了。本書中可以見到作者使用XY世代的語言,和古老的噶瑪蘭即將失傳的語言,而最能引起青少年興趣的恐怕是書後的「歷史寶盒」,它記錄了噶瑪蘭的歷史鏡頭,依稀讓無論是不是平埔族人,瞭解曾經在台灣有一族群,在這裡生存過。《少年噶瑪蘭》就是以醒世代替批判,以現代呼喚古代,以美感包裝悲情,以詼諧平衡正經的思維和技巧,抽象而具體,飄忽而實在。(註:此書曾獲金鼎獎之肯定,是值得推介的代表作)

3.《蔚藍的太平洋日記》

台灣處在四周環海的島嶼之中,與海洋生態是息息相關,過度的文明開發,使蔚藍的海洋,蛻變了容顏,但有誰是無聲的海洋代言人呢?這是一本海洋記實散文,堪稱深具企圖心的主題型計畫寫作,李潼開啟了另類視野,期望讓更多人能重視海洋文化,不要以為它只是會潮來潮往,咆哮、怒吼、興風作浪的惡魔。他以第一人稱的擬人法寫作,將太平洋的呼吸、脈動都化作了生命現象,也描寫海洋與人之間的親密情感,豐富地將海洋原始粗獷的風貌呈現在讀著的面前,他以冷眼旁觀人類的所作所為(或許應該說是惡形惡狀),有著無言的感慨和深切的無奈,藉著對談的方式,和少年朋友侃侃而談海洋的生物、人文,帶領少年馳騁想像,激發聯想,提昇生態環保概念,呼籲台灣人民,不要在把珍貴的海洋資源,當作一座超級大垃圾場,任意破壞它。全書文字簡明清新,兼顧趣味性與知識性,讓人更願意親近海洋,也更願意保護海洋。同時搭配插畫名家曹俊彥作品,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七、作者二三事

(一)塑膠作家

某次在北迴列車上,李潼和命理師傅有緣同坐,一向是老少咸宜的他,自然與老人家相談甚歡。老先生問他從事何種行業?李潼直率地回答說:「作家」,未料老先生竟又問他,是否在王永慶的公司上班?李潼疑惑地說:「不是」,於是老師傅開始打破沙鍋問到底,繼續問他是不是在南亞塑膠工作?這時李潼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先生把台語的「作家」,誤聽為台語的「塑膠」了。李潼不忍告訴向來以看人面相維生的老先生,這回他可看不準了,只好婉轉地說自己是在家上班的人,老先生似乎更有興趣地問他,是否在做半成品的家庭工廠?李潼想想也有道理,專業寫作的確是家庭手工業,處理的文字,幾乎是算是不甚完美的半成品,只好默認了。老先生又問了一句:「你的產品賣給誰?」李潼誠實以對:「大部分是報刊、雜誌或出版社。」自認見識頗廣的命相師,終於找到答案了:「那是文具類的產品?」

雖然塑膠和作家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關係,但李潼事後推敲,竟也可將它們聯想在一起。因為兩者的養成都是必須「通過緩慢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經過「提煉、加工」,才能呈獻給世人使用;而同樣的,若使用不當,也都可能成為公害,一是環境的污染,一是心靈的污染。

(二)稿紙的愛用者

曾有人在教師兒童研習會中,請教李潼當寫不好作品時,撕揉稿紙是否恰當?李潼回答說:任意撕毀為完成的稿紙,是「不良的寫作習慣」之一,同時舉出六大罪狀,諸如:浪費地球資源、破壞寫作情境、累積挫折感、疏忽下筆前的功夫、起不良示範、令文友蒙「撕紙人」之惡名,他建議以精細的剪貼功夫,取代毫無意義的撕紙動作,因為這就像是選手參加百米賽跑,如果永遠從起跑點開始,那麼就失去競賽的鬥志了。剪貼稿紙,因需精湛的剪紙手藝,所以也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功課,而這剪貼修改的勞作,其實是頗富儀式之美──莊重虔敬的如坐在佛前祈禱懺悔,又如在天地裡俯腰拾穗般地專注。

(三)超級孩子王

小時候的李潼,就有與生俱來的領導才能,長大成人後依然不失赤子之心,還曾帶一群十來個姪兒外甥作環島旅行,這些小蘿蔔頭年齡只有五到十幾歲而已。行前細心的他為孩子們做了名牌,以防走失,也為小女生準備了上廁所用的零錢;同時與他們約法三章:旅行中不可吵架,也不可以打小報告,遇到事情,先自行解決,不得依賴叔叔(有的叫舅舅)。他則扮演長輩、領隊、保母、教練等角色,身兼數職。一邊照顧、訓練隊伍,一邊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並做紀錄。其中最有趣的一段插曲是當車子開到大禹嶺時正逢大塞車,孩子們一看到雪地上的雪,興奮得不得了,好心的車掌小姐,答應讓小朋友玩五分鐘,沒想到車子等了不只十個五分鐘,因為連車掌也下車玩起雪來。後來司機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只好藉助麥克風,把這一群玩瘋的大小朋友給叫了回來。

他們就在超級領隊的帶領之下,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由花蓮出發,繞過台北,到南部後又折台中,再由橫貫公路返回。這位超級領隊,真是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貳、課文參考資料

一、〈瑞穗的靜夜〉賞析

本文選自《這就是我的個性》一書。作者回憶他經過了聯考的洗禮,和好友至瑞穗溫泉投宿,意外體會到人生沈靜的美味。全文可分為兩部分(共八段),一至五段是敘述露營時,因天公不作美,而改宿旅社,但因嬉戲而被制止,心中十分的不甘;六至八段則寫寧靜的雨夜,聽到松林裡傳來的聲響,這種難得的沈靜,在他少年的生命裡有了安定的因素,而日後在人生的路途,也因此成全了許多事。

首段是全文的緣起,一夥人興高采烈地結伴到瑞穗溫泉慶功。本段作者以輕鬆的筆調,描寫這一群打了場勝戰的小戰士,運用譬喻修辭將他們化身為「一隻隻新添華美羽毛的小公雞」,唯恐天下不知他們輝煌的戰果,到處呱呱叫、到處招搖,那種輕狂少年的神態,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二、三段說明天公不作美,夜裡山腰下了一場雨,讓原本如熊熊的營火般的高昂興致,被打熄了。於是,在泥濘的營地裡,草草收拾滲水的帳篷,狼狽地退到松林深處的日式小旅社投宿。

四、五段描寫這一群過度興奮的小公雞,縱然露營不成,天空也下了雨,他們的興致仍然不減,依舊在小旅社嬉鬧。但在旅社老闆的制止下,才乖乖地各自回房,只有作者不甘心地留在迴廊上發呆。此處是作者引發靜思的開端,因原本的「靜坐抗議」,卻有了一生中難得的收穫。

第六段將松林裡的雨夜,譬喻為大地的舞台:溫泉的迷濛水煙,有五里外的小鎮燈火,從松針稀疏處閃爍,這樣的美景,竟使作者一時張惶失措,正欲離開,誰知舞台的音響開始響起,從松林、水煙、地板、屋簷,窸窸窣窣的天籟之音突然出現,讓作者不由得靜坐下來諦聽。

七、八段說明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心靈感受,如此良辰美景,心思澄明的像一面鏡子,清晰反照童年往事,也隱約映照未來前程。在不安悸動的少年時代,這樣的改變,使作者終身受用無窮,時時品嚐「沈靜的美味」,從中成全了許多事。末段點出全文的主旨:只要肯用耳聰目明的感官,也可享受的靜思的美味。

參、課文補充資料

一、花蓮瑞穗

旅遊一向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但常聽見青少年對於旅遊的型態,解讀成「吃喝玩樂」,李潼有鑑於此,將旅遊的方式分為幾類,有歡樂型、探險型、刺激型、休閒型、知識型、探親型﹍﹍等;同一個地點,因人而異會有數種不同的型態出現。不過,他建議少年兒童,須改變一下旅遊的觀念,因為他們除了尋求歡樂型、刺激型外,其他便興趣缺缺;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如此只會窄化了旅遊的內容,也容易淡化了旅遊的樂趣,更失去了向大自然學習的好機會。本課中故事發生現場在著名的瑞穗溫泉,它位於花蓮縣中部,是個兼具自然與人文的旅遊勝景,是值得前往休閒的福天洞地。

1.瑞穗鄉

    位於花蓮中部秀姑巒溪上,現為阿美族的居住地。清道光年間,宜蘭卡瓦蘭平埔族加禮宛支族,受地清兵的攻擊,一部份族人移民到此建立「打麻園」(或叫「打馬煙」社)。因秀姑巒溪在此由豐濱鄉大港入海,漢人稱之為「水尾」(河洛話Tsuibuea)。日據時代,日本人見此地稻米結穗累累,遂以日本神社「豐葦原之瑞穗國」的字句,改名為「瑞穗」,以祈求豐收。

2.瑞穗溫泉

瑞穗附近有兩處溫泉,一為瑞穗溫泉,又稱外溫泉,位於紅葉溪畔。從瑞穗車站往西三公里處,便可到達。溫泉區內有日式庭園風味的溫泉旅社一幢,環境清幽。溫泉的水質含鐵礦,所以顏色黃濁必須經過濾或沈澱之後,方可使用,泉水由地下流出,水溫約四十八度的高溫。此地居高臨下,視野頗佳,可眺望舞鶴台地田野風光。夜裡可聆聽蟲鳴蛙叫的天籟之聲,受享清風明月之鄉間情趣。為紅葉溫泉,又稱內溫泉,具瑞穗孫約五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山中部落,此地溫泉不同於瑞穗溫泉,水質清澈透明,水溫亦較低。

3.掃叭石柱遺址

拜訪古蹟,可以檢測一個地方的過往歲月。

掃叭石柱遺址位於瑞穗鄉舞鶴村之舞鶴台地上,形成以兩個石柱為主的橢圓形風景區。屬於卑南文化一支的掃叭石柱遺址,是目前台灣史前遺址中最高大的立柱。

有關石柱的傳說很多,其中兩種說法是阿美族人津津樂道的,一是相傳兩位天神下凡在舞鶴高原,後來生了一雙兒女,就是阿美族的祖先,因不願將辛苦畜養的家畜平白送給獵者,獵者便以巫術喚來狂風暴雨,將他們居住的神屋吹垮,只留下兩根石柱,供人憑弔。另一種傳說是一位名叫「巴的恩」的阿美族女性祖先(註:阿美族是母系社會),由台東帶著族人,到瑞穗尋找可以繁衍子孫的安居地,後因不適應地理環境,決定再返回台東,途經舞鶴時,一部份族人建議留下生活,但另有一部份人持反對意見,於是個自決定去留。留在舞鶴的族人因建屋時唱錯祭歌,祭品竟全變成了石頭,族人又再一次分裂,心生恐懼的人,便又離開,但有些族人卻堅持不移,可惜沒多久,居然都死光了,只留下兩根石柱,有人說一高一低的兩石柱,一是陽石,一是陰石,石柱下就是先民頭目的陵寢。

石柱附近還有東部的北回歸線標塔,及近年來頗負盛名的舞鶴茶園,景色宜人,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註:「掃叭」是阿美族語,意思是「木板」。據說在一九二0年,有一群阿美族人在此開墾,突然天降大雨,於是族人進入工寮避雨,撿拾地上的木板作為餐桌進食,因此便以「掃叭」作為該地的地名。

肆、思考與練習

一、                                                作文講座──轉化修辭練習

(一)定義  當在描述一件事物,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與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的修辭方法,叫做「轉化」。它的功能是利用萬物多變的面貌,來增加人生的情趣。轉化和譬喻有點相似,唯一不同之處是,譬喻就事物的相似點,進行比方,而轉化則就事物的可變性處著筆。

(二)分類  轉化的方式有三種,茲說明於後。

1.擬人化:將非人格性的東西,比擬做人,同時投射了人的感情與特性,只是訴諸人類情感的修辭法,故其基礎是建立在「移情作用」上。。

ヾ「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裡。(張曉風〈行道樹〉)

ゝ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

ゞ「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翁森〈四時讀書樂〉)

2.擬物化:將人或物,比作非人格化的事物,並具有該事物的特質,這是訴諸人類想像的修辭法,故其基礎是建立在「聯想作用」上。。

ヾ「我的頭腦裡裝了許多時間鐘」。(陳黎〈聲音鐘〉)

ゝ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小花」。

ゞ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

3.形象化:就是「擬虛為實」,將抽象的事物,轉化成具體的事物,這是訴諸人類感官的修辭,法其基礎是建立在「形象直覺」上。

ヾ就像阿公和阿媽/為阿爸「織就了一生/綿長而細密」的呵護。(吳晟〈負

  荷〉)

ゝ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裡去」(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ゞ我沒有夸父的荒誕,但「晚景的溫存,卻被我這樣偷嘗了不少」(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三)練習 

ヾ「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答:擬物化)

ゝ舊的路「衰老」了、毀壞了,新的又從後一代手裡建築起來。(答:擬人化)

ゞ「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因為他是中國全國的代表。(答:形象化)

々暮靄已經籠罩大地的時候,等著「鴨寶寶」的歸來。(答:擬人化)

ぁ難道不能再等一等?在一個合適的機緣裡,當你們早已「積聚了更多的芳醇,

綻放更大的美麗時」(答:擬物化)

あ「好銳利」的喜悅「刺」上我的心頭。(答:形象化)

(四)範文──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八十八年台北區高中聯考作文題)

什麼樣的時間,可以聆聽大自然的音樂呢?什麼樣的地方,可以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呢?什麼樣的心情,可以諦聽大自然的樂章呢?其實大自然就像一座全天候的電台,無論白天或夜晚,無論雨悲或晴喜的日子,它總會播放不同心情告白的音樂,讓人們來分享它的感受。

炎炎夏日,當豔陽高照,萬里無雲的時候,枯燥的課堂外,只聽到一聲聲的蟬叫,彷彿唱著以「煩」為主題的歌,「煩到不能呼吸,煩到沒有力氣﹍﹍」。午后,天空出現一片陰霾,空氣中透露著悲涼的感覺,好像一對即將分手的情侶,唱著悽愴的情歌,風「呼∼」的一聲,是深深的嘆息,在哀嘆聲中,傾訴以往美麗的回憶,都已隨風而逝了。接著是潸然而下的雨滴,和打抱不平的隆隆雷聲,這時大自然電台播放的是重金屬搖滾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是撞擊大鼓的聲音,充分表現衝擊力和速度感,以及超低重音的音質,震撼人心,也挑戰耳膜的極限;而灑落而下的雨滴,是負責貝斯的部分,彈奏出主弦律的酷勁,整個樂團將搖滾樂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將聽眾帶領到瘋狂的現場演奏會上,享受臨場的感覺。

風雨在夜幕低垂之際,結束了演奏,此時換上天籟樂團登場了。在微風襲來,夜涼如水,滿天星斗的夏夜,蛙鳴蟲叫,和窸窣的風聲,是令人心曠神怡的小調。最後以布拉姆斯的搖籃曲,作為節目的尾聲,帶領我進入甜美的夢鄉,也完成了這一天的傾聽。

其實,大自然電台所播放的音樂不止於此,當人類對它的生態有了破壞的行為時,它便發出「命運交響曲」般的怒吼,讓人們知道警訊,而停止無知的舉動;因為破壞大自然的生態,不但失去了美妙的天然資產,更遺害了後代子子孫孫。我們相信只要用心諦聽大自然的聲音,便會珍惜這永世流傳的好山好水,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天籟永留!

二、談靜

久居市廛之中,多久沒有靜思過往前塵?多久沒有靜聽禽鳥清吟、靜觀山川之美?在忙亂單調的生活裡為自己留一段空白,就像樂曲中的休止符,讓自己在長期承受壓力之下,有個喘息的機會。

王維詩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境界,就是一種享受春夜寂靜之美的幽靜情趣。在這樣的情景之中,世間的追逐浮名,鑽營財利之俗念,恐怕都已被這樣自然的禪境,而與塵泥同化、草木同朽了。其實外在環境的境是容易尋得的,只有內心的平和,才是最難安定。因此當平靜的心湖起了漣漪,就是該放下一切,讓心無旁騖好好地靜思一番,或蹀躞在鄉野,俯聞花草的清香芬芳,或仰視雲霞的朝暉夕陰,掙脫世俗的羈絆,套用李潼常說的一句話,「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即使事與願違,但總要想辦法擁有,否則心是永遠處在矛盾的狀態,如何安靜地享受天地間的良辰美景呢?

靜不是全然的靜止狀態,就像是冬眠的動物,為了蓄積明春的生命力與繁殖力,蟄伏了整個冬天,只等春雷一響,便展開旺盛的活力,所以說「靜」是活動的前奏,是戲劇起幕前,演員凝神屏息以待的寧靜,這片刻的寧靜,是為了蓄積最大的能量,在幕拉起後能有最精采演出。明代的思想家王陽明,就曾經為了悟「格物致知」之理,不惜閉關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樂聖貝多芬晚年創作高峰期,上帝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失聰,當他面對寂靜無聲的黑暗世界裡,我們可想而知他是多麼地痛苦!但他仍堅毅地說:「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他果真戰勝了命運,為世人留下不朽的樂章。這是經過心湖的澄明,然後才能擁有卓越的智慧。

當我們因為外物迷亂,而感覺到耳目炫惑,心靈得不到寧靜時,是否該自省,只有在最深度的靜謐之中,才擁有如諸葛孔明說的:「寧靜以致遠」之境界。在寂寥清靜的時刻,不要只是享受恬靜的樂趣,而應將心靈臨流觀照,使內在的本我洗盡世俗的鉛華,當豪華落盡見真淳之時,便回歸到最真實的世界。

三、如何與壓力共舞──不要成為被羽毛壓倒的駱駝

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會組織的調查指出:壓力,可以說是二十世紀的流行病。不論工作性質為何,只要生活在人群中,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少,幾乎每個人都要面對日與遽增的壓力,二十世紀如此,未來的二十一世紀更是如此。然而壓力並非全是不好的際遇,適當的壓力,有時是鞭策我們進化的推動器,激發我們潛能的一項利器,因此它也會製造莫大的成就感。但一向講求中庸之道的我們,都知道「過與不及」皆不當也,所以超出承擔的壓力,就是使人心力交瘁的元兇,而這兇手竟是看不到、摸不著,輕過一根羽毛的無形壓力。

如何衡量壓力?想必人人都希望擁有一把秤,讓有形的數字直接告訴我們。其實壓力是用感覺,而非數據的統計。但如何從生活指標來檢測壓力源?有三大方向是不可忽略的,一是組織中的不平等待遇,二是工作環境中的目標模糊,三是生理健康發出了警訊。

至於如何見招拆招呢?一是規律正常的生活,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二是勇於面對負面的思考壓力,必須是把心中的「如果﹍﹍,就不會﹍﹍」的等待模式,改為積極面對的行動模式「如何﹍﹍,就可以﹍﹍」,如此一來,便可化險為夷,說不定還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後是建立人際資源網路,只要是在生活中無論親朋好友,或是值得信賴的師長和專業人士,都是平常就要列為人力支援的最佳往來戶。

「毋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這句話就等於是面對壓力的「預防針」,因為壓力是伴隨成長而來的,如果能事先做好生理的健康、改變思維模式、增進群我關係,相信壓力就轉換為助力,而不再是阻力了。

林嫻雅199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