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避雨 豐子愷

 

第五冊                         豐子愷

 

壹、          作者參考資料

一、            全方位的藝術大師──豐子愷

豐子愷是我國漫畫藝術的先驅,同時也是近代有名的隨筆散文家、西洋美術音樂家兼教育家,更是多國語文的翻譯家,一生著作多達一百五十多種,堪稱著作等身。其以寥寥數筆,刻畫出的漫畫,韻味無窮,號稱「中國漫畫之父」。而其散文隨筆,平易自然,發人深省。

豐子愷,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江蘇省桐鄉縣石門鎮)人,生於清德宗光緒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九日,在家排行第七,上有六個姊姊,下有一妹二弟,二弟後皆早夭。先祖在故鄉開了一家染坊,父親豐,長於詩文,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光緒八年,一九0二年),科舉廢除後,仕途隨之斷絕,只得在家設立私塾,教幾個小小蒙童。豐子愷五歲起,即由父親啟蒙教授。可惜父親庇蔭的日子並不長久,八歲的時候,父親因肺疾病故,享年只有四十多歲,只得由母親茹苦含莘地和姊姊們相依為命。

父親病逝後,九歲時又進私塾讀書,十二歲進石門灣溪西小學(縣立第三高等小學)。畢業時成績為全校第一,母親為減輕家中生計,鼓勵豐子愷投考公費的浙江第一師範。當年報考人多,豐子愷怕考不上,多報名了省立一中和甲種商業兩所學校。結果,連中三元。以往榜單是依成績分數次序而排列,未料,從那一年起,一反常例,由低而高順序排起,豐子愷不知其故,原本信心滿滿地在名單前頭找自己的名字,竟意外地遍尋不著,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找去,最後在倒數前三個名字,遇見了「豐子愷」,此時心中彷彿一塊石頭落了地,喜不自勝的心情,就好像失而復得一般。

人生有許多不可預期的意外,有時因緣際會巧遇良機,有時得遇貴人相助,豐子愷就是在讀師範時期,因為兩位恩師的帶領,培育了豐子愷的藝術心靈和認真苦學的精神,也啟發他的文學才華和悲天憫人的胸襟,奠定一生事業、理想的基礎。這兩位恩師,一位是赫赫有名的藝術家李叔同先生,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李叔同先生不但精於圖畫、音樂,也擅長文學、書法與金石,而在其他方面的知識,諸如國文、英文、歷史、博物等科目,常是專業科目老師望塵莫及,所以成為學生崇拜的對象,豐子愷更是如此。在預科班二年級時,因李老師教導畫石膏像,而令豐子愷沈迷其中,畫藝進步很快,又經老師的一次讚許,心中便打定主意,專心學畫,將一生奉獻藝術,永誌不忘。豐子愷成名後曾說:「我入師範學校是偶然的,我的學畫也是偶然的﹍﹍我倘不入師範,不致遇李叔同先生,不致學畫﹍﹍」然而,李老師對學生不僅是言傳,更是身教,因曾期勉他要做好一個文藝家,要先做一個好人。豐子愷聽了老師的一番教導,深感勝讀十年書,對於茫茫人生好似開了一扇窗。當年經老師的指點與鼓勵,豐子愷一方面寫生實踐,以一方面觀摩西洋名畫,並學習繪畫理論。同時也向老師請益音樂課程,苦練鋼琴。在一代宗師的薰陶下,豐子愷不但奠定深厚的繪畫基礎和音樂素養、人格修養等,李叔同日後的出家也對豐子愷起了很大的思想變化。

夏丏尊先生在第一師範本任舍監,後改任國文老師。 那時正是「五四運動」的前夕,夏老師以教授新文藝寫作聞名,對學生教導甚嚴,寫作文時要求「不准講空話,要老實寫」。在這種嚴師出高徒的情況下,使得一向踏實、誠懇、坦率的豐子愷得到莫大的鼓勵,而加深了寫作興趣。夏老師除了嚴格指導寫作之外,還常指導課外閱讀,幾年間豐子愷的閱讀、寫作有長足的進步,故日後無論寫作或翻譯都能得心應手。畢業後,師生二人的關係也發展到亦師亦友的程度。

民國八年,豐子愷自第一師範畢業,也結了婚。出國深造學習美術是他的理想,但清寒的家境使他無法達願。正在躊躇滿志之時,正好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到上海創辦藝術專科學校,同時擔任西洋美術教師。剛開始豐子愷可以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憑著當年李叔同先生教的一點石膏寫生知識,和一本從圖書館借來的日本明治年間出版的《正則洋畫講義》,就身為人師了。如此過了一年半載,後來從許多國外留學生口中得到不少的新知識,一些刊物也開始介紹新的西洋畫法,豐子愷心裡日漸忐忑不安。有一天,他放了一粒青皮桔子讓學生寫生。不知為何,一股莫名的感覺臨上心頭,將自己聯想成眼前的這粒青色的桔子,半生不熟卻赤裸裸地在人前獻醜。思索之後,他豁然開朗,決定不管如何,要完成先前的理想──出國留學,方不至於愧對自己和學生。毅然決然地賣去祖產,也向姊夫借了四百元錢,飄洋到東京。

豐子愷的日語是當年向兩位曾是日本留學生老師──李叔同、夏丏尊先生學習的,所以選擇東京為成完成留學深造美夢的地方。因為帶去的盤纏和後來岳父匯款接濟的總金額不過兩千餘元,只夠他在東京作短期進修。為了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果,前五個月每天早上到洋畫研究會習畫,下午上日文課,加強日語。後五個月的下午則改學小提琴,晚上則透過日文老師用日語教英文,這樣便能一方面加強日語,又可學好英語,一魚兩吃既經濟又划算。為了學琴,他節省開銷花了四五十元買了一把提琴,和一張音樂研究會的入學證。那時正值盛夏酷暑,對著鏡子拉上五十分鐘才得以休息,練到汗流浹背必須花錢喝上冰品,才能解熱;指尖也起了水泡、破了皮、長了繭。但經過一番的苦練他,在短短的四個月就拉完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而一般學生卻只能學完一冊教本。

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決定了他一生從事美術的方向。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細細讀出一幅幅的毛筆速描,其中的一幅〈同學〉,勾勒出人生境遇懸殊的兩位婦人,使他深受感動如獲至寶;自此便四處收集夢二的各種畫冊,進而模仿夢二的畫法。竹久夢二是日本一位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其中的畫趣卻是十足的本土東洋味;形體採西洋寫實筆法,意境卻又具東洋的詩趣,更富饒人生百態,尤其令人激賞的是每一幅作品別具一格,頗有創意的題目,和俊秀典雅的筆觸。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教人看了「胸襟為之一暢,彷彿苦熱中的一杯冷咖啡」。所以從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的途徑,算是此行最大的收穫了。

豐子愷在日本遊學十個月,盤纏用盡而不得已返國,但他刻苦用功所學得的成績,遠遠比一般人在日本好幾年留學還要來得更充實。回國後迫於家計,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平日在教學之餘,發揮在日本學好的英文、日語,開始從事翻譯工作。他翻譯的第一本書是從英文譯本翻譯的俄國大文豪屠格涅夫的小說《初戀》,第二本是翻譯日本名作家廚川白村的文藝理論書《苦悶的象徵》。後應恩師夏丏尊先生之邀,到浙江上虞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教授音樂和美術。當年有朱自清、朱光潛等愛好新文藝的同事,閒暇之時,大夥常在一起飲酒、暢談文藝、相約泛舟湖上,彼此成了最親密的朋友。豐子愷則在這一時期,除繼續翻譯工作,也常到白馬湖寫生,同時開始創作漫畫。先是因排遣呆板無趣的校務會議,觀察倦容不一的同事姿態,回宿舍後畫成圖稿,頗覺有趣,便又嘗試其他內容,有的來自平日的觀察,有的來自詩詞的另一番新解,畫完之後便興會十足地貼了起來,孤芳自賞一番。但數量一多竟將家中的牆面、門板都貼滿了。一日,夏丏尊酒後信步至屋內來看畫,直稱:「好畫!好畫!再畫!再畫!」更給足了豐子愷無比的信心。當時,朱自清與北京學者俞平伯合辦一份刊物,名為《我們的七月》,他便向豐子愷要了張畫,刊登在民國十三年的期刊上。那一幅畫圖題目為〈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附圖一),引起在上海辦《文學周報》的鄭振鐸的注意,他說:「這一幅畫雖是疏朗幾筆墨痕,一道捲上的蘆簾,一個放在廊邊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壺,幾個杯,天上是一鉤新月,我的情思卻被他帶到一個詩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感。」隔年,《文學周報》開始連續刊載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給這些畫加上了「子愷漫畫」的標題,同年底為他出版專輯《子愷漫畫》。所以說「漫畫」這個字眼還是由知音鄭先生,因豐子愷作品得到的靈感,而發明出來的新詞呢!這可說是中國藝術史上第一個使用「漫畫」的人。當年豐子愷不過二十八歲而已。

民國十三年冬,豐子愷辭去春暉中學的教職,與同好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潛、葉聖陶、鄭振鐸、劉大白等一時俊彥,在上海創辦「立達學園」。他們實施愛的教育,不設校長、主任等職,不論工作多少,一律支薪二十元。創辦刊物,豐子愷擔任美術設計,他也常為該刊物作畫撰文。民國十七年因經費拮据,洋畫科停辦,於是他無法授課,只任校務委員。曾有一段時期在開明書店擔任編輯工作,但不久即辭去。此後豐子愷一生大都過著無拘無束的自由業生活,不任職,只在家專心著述、翻譯、作畫;直到民國二十六年對日抗戰止,短短的十二年間共出版了畫集、文集、音樂專書、藝術理論書、外文翻譯書等共約六十多種,數量驚人。

民國二十二年春天,故鄉的新居落成,這就是頗具知名度的「緣緣堂」。豐子愷在這精心營造的桃花源裡,度過既悠閒又繁忙的五個年頭,享盡了與眾多子女難得的天倫之樂,和完成全心創作、讀書的理想。這裡是他起起伏伏、顛沛流離的一生中最甜蜜美好的時光。然好景不長,因抗戰爆發,為了安全不得不帶著家小遠離家園,輾轉遷徙至江西萍鄉、湖南長沙、漢口,直到廣西桂林任教師範學校;民國二十八年又至廣西宜山浙大任職,明年到貴州遵義。民國三十一年秋,在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一年後辭去,住在重慶沙坪壩家中,重新過著無職一身輕的日子,以著述賣畫維生。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以後,又再一次的遷徙,回到杭州定居。三十八年至香港舉行畫展,此後豐子愷便一直住在上海,而這一次的選擇卻造成他後半生無以挽回的遺憾。他曾在中共政府擔任上海市人民代表與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與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等重大職務。西元一九五0年,他以五十二歲的高齡,開始學習俄文。同時一邊學習俄文,一邊翻譯俄國文學,實可謂老當益壯。一九六0年,上海市中國畫院成立,他擔任院長。一九六一年起他開始翻譯日本古典名著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小說《源氏物語》,至一九六五年冬譯畢,全書翻譯為中文將近一百萬字。然因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而未能將此巨著付梓。豐子愷最為扼腕的不只是晚年的作品未能問世,而是十年浩劫使他以老成之年蒙受屈辱。他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遭到無情的批鬥、殘酷的迫害,致使身心受折磨。但為了一生執著的藝術,他不顧「四人幫」的逼迫,仍堅持作畫,從事翻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完成了《護生畫集》第六集,也翻譯了日本的《竹取物語》、《落窪物語》和《伊勢物語》,但這些都是在豐子愷死後才得以出版的著作。風風雨雨走過十年浩劫,豐子愷備受折磨,罹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在陰霾蔽日的情況下含恨長逝,享年七十八歲。直至一九七六年由長子豐華瞻為其徹底平反。

豐子愷畢生竭盡心力於創作、翻譯,除了藝術上的作品,如:《西洋美術史》、《西洋畫派十二講》、《音樂入門》、《音樂的常識》、《近世十大音樂家》、《近代藝術綱要》、《藝術的修養基礎》、《繪畫與文學》等,都是當時頗負盛名的學術作品和頗受學子歡迎的教材。而豐子愷最為世人所稱道的成就在於他的隨筆散文,和獨樹一格的漫畫。他的漫畫出版的有《子愷漫畫全集》、《豐子愷繪畫魯迅小說》、《豐子愷漫畫》、《豐子愷兒童漫畫集》、《護生畫集》等。而膾炙人口的隨筆散文則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集外遺文》、《豐子愷文集》等傳世。目前在台灣可找得到有關豐子愷著作及傳記的的版本有:楊牧編的《豐子愷散文集》(洪範版)、《豐子愷傳》(世界版)、《回憶父親豐子愷》(大雁版)等。

二、            豐子愷的命名

豐子愷的母親一連生了六位千金之後,是在父親中年時才得子的寶貝兒子,故取名為「慈玉」;不過慈玉是他的乳名,本名則是豐潤,因此同鄉的好友常稱他為「慈哥」或「慈弟」。可是小學老師確認為「潤」的筆畫太多,不易書寫,建議改為「仁」,筆畫少,又與「慈玉」的「慈」意義相近,於是便改名為「豐仁」。

到了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時,國文老師單不厂(音ㄢ)頗為欣賞他的作文造詣,覺得豐仁之外應有雙名為「字」,便幫他取了「子愷」。「愷」是和樂的意思,與「仁」的意義也有相關。從此他便以字行,無論寫作,作畫都用這個新名字,人們反而忘了他的本名了。而他早期作畫時曾用「T K」署名,那也是從「子愷」的英文拼音的縮寫字母而來。

三、            豐子愷的漫畫

漫畫,這種以簡筆畫法,又趣味橫生的繪畫,自古有之,只是名稱不一,有的叫「諷畫」、「諷刺畫」、「諧畫」,或叫「畫諷」、「諷字」等。而真正最早使用「漫畫」一詞的人,是日本的畫家葛飾北齋,他出版一本畫集《北齋漫畫》,「漫畫」之名由此誕生,而以後漫畫也在日本盛行。民國七年九月,沈伯塵在上海創辦了一本漫畫雜誌,名叫《上海潑客》,又名《伯仁滑稽畫報》。「潑客」是英文PUCK的音譯,意即詼諧戲謔。這是中國第一本的漫畫雜誌 。民國十四年《文學周報》的鄭振鐸先生為豐子愷刊登漫畫,而題上「子愷漫畫」,才算是中國第一個使用「漫畫」的人。一般而言,漫畫是含有諷刺、幽默、教育的遊戲畫,但豐子愷對漫畫則另有一番解釋,他說:「漫畫二字,望文生義:漫,隨意也。凡隨意寫出的話,都不妨稱為漫畫,因此我做漫畫感覺同寫隨筆一樣。不過或用線條,或用文字,表現工具不同而已。」

豐子愷第一次接觸到繪畫,是幼年時期讀《千家詩》的時候,書頁上的「大舜耕田圖」,他覺得比書本上的詩文有趣,便找染坊裡的師傅討些顏料來著色,結果五顏六色的顏料將書濕透到七八頁之多,隔天自然少不了挨父親一頓責打。但已愛上畫畫的他想了一招法子,那就是趁爸爸曬書不注意時,偷來的人物畫譜,然後將雪白的連史紙放在上面描摹,再加以著色。由於畫出的圖畫十分美觀,同學們爭相要畫,有一次還因搶畫引起糾紛,而驚動私塾中的先生,未料老師不但不處罰他,還請他將畫譜中的孔子像放大。原本只會「印畫」的他,依大姊的建議,用九宮格畫出足足有他身體一般大的孔子像,先生把它掛在牆上;從此學生們上學、放學都要向「孔子」行禮。而後豐子愷又受命畫遊行列隊用的大清國旗,也開始有人找他畫肖像,自此豐子愷的名氣逐漸大了起來,這是他少年時代的一件得意的事。

豐子愷初學寫生畫時,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他總是去買一些「人棄我取」的東西做為靜物,例如又老又硬的白菜、好看不好吃的帶葉橘子、漏水的瓦瓶和造型質樸,花紋典雅、已褪流行直口的酒碗等,常令商家誤以為他精神有問題呢!這些在他人眼中是不值錢的東西,可是豐子愷看來它們卻個個有靈魂似的,常取來把玩,愛不釋手,無論遠觀近看,自覺其樂無窮。也因如此他在觀察世界時,常不把人當人看,而以靜物或景物對待;有時他感到這世間只有他自己是一個人,其他都是他研究的寫生模型。例如有一次在火車站候車,迎面走來一個賣花生米的江北人,這個臉形特殊的人,馬上吸引了豐子愷的注意。這個人有一張狹長而布滿縐紋的臉,竟然看不出哪一條線條是他的細小眼睛,豐子愷不知覺地湊上前去想要觀察,怎料那臉上的無數縐紋全動了起來,原來他笑了,並且問道:「先生要買花生米嗎?很香的!」這一問,豐子愷才回過神來,尷尬地買了一包花生米,並當下吟出:「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要吃花生米」。

從浙江第一師範與李叔同老師習油畫、書法,奠定中西藝術的基礎;日後到日本遊學時受到竹九夢二的啟發,摒棄早期以諷刺、滑稽、遊戲為題材,而做出題材深沈而嚴肅的人生描繪。豐子愷取法西洋繪畫的遠近與構圖,而用毛筆畫在宣紙上,表現出中國的畫趣與意境,創造一種獨特的畫風,可稱是中國的漫畫之父。朱光潛說;「要瞭解他的畫品,必先瞭解他的人品。一個人需先是藝術家,才能創造真正的藝術。」他認為豐子愷從頭到腳,無一不散發藝術家的特質,他的胸襟、他的言行舉止,全都是藝術的化身。他的作品有一項時下一般畫家所缺乏的特點,就是「至性深情的流露」。綜觀豐子愷作漫畫約略可分四個時期:第一是描寫古詩句時代,第二是描寫兒童相的時代,第三是描寫社會相的時代,第四是描寫自然相的時代。但其中又交互錯雜,不能截然劃分界線,因此歸納豐子愷的漫畫大致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獨樹一幟  豐子愷的畫形象生動,筆簡意深,雖寓教化於生活於細節之中,卻又顯得真實親切,發人深省。尤其他往往以寥寥數筆勾勒出人生百態,所以曾有人在報上評論他:「豐子愷畫畫不要臉」。原來豐子愷描寫人物時,並不注重五官的描繪,不採「形似」,而採「神似」的畫法,他常不畫眼睛與鼻子,只畫一張嘴,有時連嘴也省略不畫,甚之連臉的輪廓也不畫全。可是在他的生花妙筆之下,個個人物皆栩栩如生,如(附圖二)〈阿寶赤膊〉雖未將小女兒羞答的容顏描繪出來,但讀者仍可從她雙手緊抱在胸前,和低頭的模樣兒,不難體會她的含羞帶怯的表情。

(二)弦外之音  豐子愷的畫作往往題上令人遐想的題目,例如:〈二重饑荒〉(附圖三)。圖中是一位衣衫襤褸,有著飢瘦臉龐的小乞丐,而他不在市井行乞,卻在課堂之外聆聽教師的授課。由此看來:人不得衣食的溫飽,已是夠可憐了,若又不得享受基本教育的培養,則又是可悲,故謂「二重飢荒」。又如(附圖四)〈曉風殘月〉,這原本是北宋詞人柳永的名句。原詞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看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豐子愷將古代文人飲酒賞月的風雅之事,化身作農夫在黎明破曉時分,即下田工作的辛苦情狀,可說是「古詞新解」。

(三)今之畫史  一代詩聖杜甫因其作品常反映社會,表現人生,故又被稱作「詩史」,而豐子愷的漫畫也具有相同的特點,例如(附圖五)〈高櫃臺〉。圖中兒童手持一件可能是家中僅有的值錢東西去典當,但見當鋪的掌櫃姿勢卻擺得高高的,一副勢利的樣子,而個兒小小的窮孩子還得踮起腳尖,求掌櫃高抬貴手收買,讀來不禁令人鼻酸。可見當時貧富懸殊的社會裡,人們的同情心似乎淡薄了些。除此其他如〈出獄無食宿,刑滿戀監獄〉也是說明當時謀生不易,以致犯人服刑後仍想蹲牢房,吃牢飯而戀戀不肯離去,卻又被獄卒強推出去。諸如此類的畫面,都是以辛辣、尖銳的筆調揭露當時的苦難年代。

(四)充滿童趣  兒童是豐子愷創作中最自然、親切、豐富的題材。因為豐子愷不但自己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更能在兒童純真無邪的世界裡尋找人生哲學和美感。二十七歲就擁有兒女成群的豐子愷,最喜歡在孩子們身上獲得靈感,長子豐華瞻是爸爸筆下出現最多的男主角,例如(附圖六)〈瞻瞻的腳踏車〉,天真的孩子運用兩把芭蕉扇,就可一前一後,煞有其事地的揮動腳踏車前進,這便是以兒童無比的想像力、創造力,悟出孩子是藝術國度裡的國王,他們除去既定的俗念、真理,完全馳騁在自己的想像和樂趣之中,感受真實的人生趣味。

    總而言之,豐子愷的漫畫藝術成就,至今可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讀者欣賞他的作品切不可與一般市井遊戲漫畫一視同仁,而應以文學與藝術的角度來看畫,正如他在一九六三年出版《豐子愷畫集》時,以詩代自序:「泥龍竹馬眼前景,,瑣碎平凡總不論。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餘音。」這幾句話最能看出他漫畫的特點。

四、            豐子愷的散文

對豐子愷而言,隨筆和漫畫是兩位一體的,「在得到一個主題以後,宜用文字表達的就寫隨筆,宜用形象表達的就作漫畫」(《豐子愷傳》)。郁達夫曾評論豐子愷的散文說:「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在他的畫筆之上。」(《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這是說豐子愷的散文寓深邃道理於眼前事物,細膩貼切,有時意在言外,靈巧高妙有時連最擅長的繪畫也有不及之處。豐子愷的散文往往偏重描寫生活平凡中的點點滴滴,讀者可在字裡行間察覺出生活的情趣,與生命的源頭,體會到生活的美與哲學。其實古今中外凡是膾炙人口的佳作莫不擁有這樣的特色,那就是藉著敏銳的觀察,加以豐富的情感表達,自然能創作出「凡景語皆情語」的作品。而這種寓情於景的手法,正是豐子愷將俯拾即得的生活常景,賦予一種新奇的美感經驗,喚起世人對於平日視而不見的事物,給予無窮的關注。因此豐子愷的散文在當時動亂的年代曾帶給人們無限的啟迪和感觸,即使時至今日,他的隨筆散文仍具有現實意義,足供現代人正確的人生態度。趙景深說:「他只是平易的寫去,自然就有一種美,文字的乾淨和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文人印象〉)這樣平易近人,又能傳達人生百態,社會現象,可謂「現代白居易」。

「炒爆米花」可能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豐子愷卻能從孩童歡天喜地捧著由一罐白米,變成一大桶又香又脆的爆米花,那樣天真的情趣中,悟出寫作文章就像爆米花一樣:先有一個中心思想,在加上具體例證,描述一番,擴充起來,就成為一篇隨筆或短篇小說。

五、            緣緣堂

豐子愷的母親早年在老家的後面買了一塊地,本無打算建屋,一日心血來潮,母親借了木匠的尺與豐子愷丈量、計畫,但因見豐子愷婚後兒女眾多,經濟尚無餘裕,而只能自己蓋個「空中樓閣」。兩年後母親帶著造屋的夢想與世長辭,又經過三年,豐子愷才決心完成先母的心願,開始建屋。那一年豐子愷三十六歲,正值人生和創作的黃金時期。他建造這所房子,如同他創作重要作品一般,精心設計,反覆構思,傾注了全部的心力和財力。一有不滿意之處,總想要求完美方肯罷休。終於在民國二十二年春天落成,命名為「緣緣堂」。

其實緣緣堂的名字是早在民國十五年,豐子愷住在上海江灣的租屋處時就命好的。有一天弘一法師雲遊經過上海,下榻於豐子愷的住處,交談中,一向喜歡為住所命名的豐子愷,恭請法師為寓所命名,法師讓他在小方紙上寫許多喜愛的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揉成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鬮,結果拿起來的都是「緣」字,於是命名為「緣緣堂」。由弘一法師寫成橫額裝裱,隨著豐子愷輾轉遷徙各地達八年之久,終於落葉歸根,回到故鄉石門灣梅紗弄裡。

緣緣堂是一棟三層樓房,構造是中國傳統式的建築,主要取其堅固坦白的特色。形式則為近世風尚,乃取其簡潔明快的風格。整體正直、高大、寬敞、明淨,具有深沈樸素之美。因此奢靡、繁瑣、陳腐、或過於洋化的裝潢與布置無法登上緣緣堂的「大雅之堂」。這是豐子愷的建屋標準,至於他的居家哲學則是:「確信環境支配文化﹍﹍這樣光明正大的環境,適合我的胸懷,可以涵養孩子們的好真、樂善、愛美的天性。」因此在他的心目中,緣緣堂是靈與肉完全調和的藝術品。這裡有他親自繪製,讓木匠製造的中國式家具;屋內甚至不用電燈,而用油燈,以懷思古之幽情。其實緣緣堂也是一座藝術館、圖書館,因為內有馬一浮、弘一法師、吳昌碩等大師的真跡作品,以及豐子愷自己的創作和弘一法師出家時贈與的紀念品。西屋及樓上藏有各類圖書一兩萬卷,從西洋畫冊、中國畫譜到音樂美術論著,從古典詩詞小說到現代文學作品,從歷史文獻、宗教讀本到兒童讀物,不勝枚舉。

在緣緣堂安詳寧靜的鄉居歲月中,豐子愷最大的癖好是燒香。他燒的是一種「壽字香」,這是在一個銅製的香爐中,先放下篆文壽字的模型,在依字形灑上香末最後點火燒香。他的書桌上常供著各地收集而來的香爐,也常變換各種不同香味的香末,有檀香、降香、麝香、福建香等。對於一向生活儉樸的他而言,這是一種高級消費,但他卻捨得花比每月飯錢還多的香錢,而且成了生活上的必需品。究其因有二:一是他認為聞香是一種感覺,僅次於看畫、讀書、聽音樂和看戲,屬於高雅的興趣。其次,燒香所造成煙縷之美,讓一切靜止的書房,有了動態的美感。所以說靜坐看煙,帶給他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甚至到了不燒香,便無靈感可以提筆創作的地步了。

緣緣堂四時皆美,豐子愷不但過著仙境般的生涯,也在五年之間完成了二十部作品,其中隨筆就有八十八篇,大多數是他一生的代表作。從此無論身在何處,他的文學隨筆結集成冊後,都冠以「緣緣堂」之名以資紀念,如《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等;他的畫紙則註有「緣緣堂畫箋」字樣。「緣緣堂」從誕生日起,便與後來名字「豐子愷」一樣代表了他的一生,同時也與他的生命融為一體而密不可分了。

然而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起,隔年一月緣緣堂不幸為日軍轟炸得只剩斷垣殘瓦,而豐子愷一家也流離失所,到處逃難,原本看淡世俗身外之物的他,在黃昏酒醒之時,燈孤人靜躺在床上,不免懷念起緣緣堂的過去種種。為此他相繼寫出〈還我緣緣堂〉、〈告緣緣堂的在天之靈〉、〈辭緣緣堂〉等三篇致哀文章,原以為終有一天,當勝利還鄉時,可與緣緣堂再相見,怎知世事難料,終其一生心願難了。緣緣堂曾是他的最愛,不過到頭來卻也成了他心頭上永遠的創痛,所以除了一九四六年秋天,他從逃難的途中返鄉後,當夜飲了數盅酒,倒頭就睡,醒來便離開傷心地,三十年間未曾踏上故鄉路。然而就在緣緣堂焚燬後將近半個世紀,由於中共政府的重視,一九八四年桐鄉縣人民政府決定出資重建緣緣堂,又得豐子愷生前摯友廣洽法師的捐款相助,翌年在豐子愷逝世十週年紀念日上,緣緣堂終於又重現在世人的面前,相信這樣的結局,可堪告慰一代藝術家在天之靈了。

六、            豐子愷二三事

(一)  人生四位良友

豐子愷稱他一生中有四位「良友」相陪,即:煙、酒、茶、唱機。這四位忠實的友人,不論環境是好是壞總會在他身邊伴隨。

「老煙槍」這個稱號對豐子愷而言是不為過的。因為他常是煙不離手,一天一包半的煙癮,使他在早年患過肺結核,醫生囑咐須戒煙治病,不得已只好努力減到一天六、七根。但異想天開的他,想了一個理由,認為吸煙有害乃在於將煙吸入肺部,而造成病痛。為避免傷害,只要抽煙的時候,不把煙吞入肚裡,而將煙霧吐出,既可解決煙癮,又不傷身,真是兩全其美呀!他生平最愛抽「三五牌」香菸,在文革期間,甚至珍藏一罐,等待「解放」出來時好好抽上一抽。一九六0年廣洽法師得知他的嗜好,特寄來打火機用的電石和香菸,被豐子愷戲稱為「香火緣」也。

酒,對豐子愷而言,份量似乎比煙來得更重要些。他認為喝酒是為了興味,是一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真情流露,所以說「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感覺之間。而這種感覺,是話舊、是知心,有時也是澆塊壘之愁。當年在白馬湖時,豐子愷與劉叔琴比鄰而居,夏丏尊也與劉薰宇相鄰,所以彼此戲稱「豐劉」、「夏劉」。而這四位好同事、好鄰居,家中常置紹興美酒,邀集單身酒客「二朱」──朱光潛、朱自清來舍共飲。朱光潛回憶說:「酒後見真情,諸人各有勝慨,我最喜歡子愷那一副面紅耳熱,雍容恬靜,一團和氣的風度。」可見豐子愷的酒品不錯呢!

喜歡唱機(當時稱留聲機),乃是喜歡聆賞音樂。他認為:「精神勞動的人要休息,除了酣睡以外,只有聽音樂。音樂能使人心完全停止思維籌算,而入陶醉狀態。」他的唱機原只是播放喜愛的西洋唱片的,後來無意中迷上梅蘭芳的京劇,竟不再買西洋音樂唱片了,他自稱愛聽戲的習慣,猶如抽鴉片煙成了癖,上了癮了。為恐唱機損壞,他總備上兩三部候用,即使在逃難的當兒,也成了「隨身聽」。

酒可醉人,茶可醒人。茶,是豐子愷書房中不可或缺的良朋益友。

(二)  天下何人不識君

抗戰中,豐子愷隨著戰火蔓延而流徙各地,出了家門才發現,他的名聲早已遠播。在逃難中屢獲協助,甚至在銀行中,僅憑「豐子愷」三個字,便可取款。而各處報紙盛傳一向蓄留長鬚的豐子愷,在亂山叢林之中步行萬里,抵達長沙,一把美髯,剃個精光。豐子愷對此小道消息甚感意外,曾對友人說:當此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我之鬍鬚承負國人如此關念,實出意料之外。於是當下決定原本讓懷抱中的小兒玩弄的鬍鬚,今後不得再任意拔去,因為這已是國人關心的話題,以非單純的個人問題。他也打算好好照張相,提供「真相」給報社,並答謝國人關念之誠。

一九六一年某日,豐子愷出門造訪朋友,雇了一輛三輪車代步。車伕與他閒聊:「先生今年高壽?貴姓?」他告訴車伕姓豐,車伕又說:「這個姓很少,我只知道一個老畫家豐子愷,是不是您的本家?」他反問:「你怎知道他?」車伕說常在報上看到豐子愷的畫後,他才承認自己就是豐子愷。一路上車伕對豐子愷的漫畫提出看法,也請教他幾個問題,最後央請豐子愷為他提筆作畫寫字,豐子愷也爽快答應。於是車伕花一筆錢,買了一本精美的手冊,很慎重地請豐子愷隨興作畫。豐子愷在手冊上畫了個兒童,手裡停著一隻和平鴿,並題上「自由幸福」四個字。結果到了目的地之後,二人為了車錢相互推讓,還請警察幫忙,豐子愷趁車伕與警察對話時,偷偷的把錢放在車子裡,快步離開了。後來他也與這位車伕成了好友,因為他覺得,他們是君子國度的善良人們。

(三)  《護生畫集》

《護生畫集》是豐子愷一生著作中最為特殊的作品,共六冊。此書始創於民國十八年,前後共經歷四十六年,出版時間因政局動盪不安,六冊相距半個世紀之久,而且一冊比一冊厚。

民國十六年秋天,弘一法師雲遊至上海,在豐子愷的住處掛單。師生交談中,突然心生靈感:為弘揚善行,商議由豐子愷繪圖,法師配詩寫字,開始創作「護生畫」。畫的內容,均為勸誡世人珍愛生命,戒除殺機。不久適逢弘一法師五十歲生日,豐子愷就出版五十幅護生畫為壽禮。民國二十八年,豐子愷避日寇逃難,在不安定的日子,仍不忘恩師的叮囑,在弘一法師六十歲生日時,又繪六十幅護生畫以資紀念。當法師接到初稿,依先前商訂配上文字後,回信給豐子愷說:「朽人七十歲時,請仁者作護生畫集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歲時,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歲時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歲時,作第六集,共百幅。護生畫功德於此圓滿。」

《護生畫集》一、二集出版後,在佛教界廣泛流傳,並產生了無量的影響。第一集的英譯本也於民國二十七年問世,初版就印行一千五百冊,可見此書無論中外,深受世人喜愛。然而,當時也有另一種反對聲浪,說人不吃動植物,豈不都餓死了?為此,豐子愷在民國三十八年弘一法師七十歲冥誕時,出版七十幅的《護生畫集》第三冊,在〈自序〉中作了詳細的說明:「護生者,護心也。初集馬一浮先生序文中語,去除殘忍心,常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事──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詳言之,護生是護自己的心,不是護動植物。」

不過,當年提出「護生」構想的弘一法師,早在民國三十一年圓寂了。一九六一年,經新加坡廣洽法師的贊助,第四集《護生畫集》八十幅,得以在海外順利發行。在一個校閱樣稿的夜晚裡,豐子愷夢見群獸拜舞於前,一覺醒來,甚感神奇!一九六五年緊接著在眾人殷殷企盼之下,第五集也於新加坡出版了。

一九六六年,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開始。豐子愷的《護生畫集》,成了被批鬥的主要罪狀之一,這一年他已是六十八歲的高齡,每天除了到「牛棚」作交代、洗腦之外,仍不忘對恩師的允諾。一九七三年,他在極秘密的環境下,不顧政治的迫害和身體的孱弱,冒險創作《護生畫集》第六集,當一百幅完成後交與友人題詞、保管。一九七五年豐子愷與世長辭,雖未見到第六集出版,但他終於完成恩師的交代,為弘揚佛法,作了一件功德圓滿的事,相信,師生在天之靈,應是歡喜相見的。

一九七八年,廣洽法師來到上海,取得了豐子愷第六集的遺作,並得知當時豐子愷創作之艱辛,甚為感動。一九八五年豐子愷八十八歲冥誕,重建緣緣堂之日,法師攜帶《護生畫集》一至第六冊全部原稿四百五十幅,及所有的題字原稿捐給了浙江博物館收藏,使豐子愷畢生辛勤耕耘的一片藝術與宗教的成果,得以安身立命。

貳、          課文參考資料

一、〈山中避雨〉賞析

豐子愷的散文,一向取材於現實生活,以質樸的文字,抒發真實的情意,常給讀者一種趣味盎然又頗富哲思的感受。本文也具有如此的特色,作者藉著在山中避雨的一段經驗,體悟到音樂的無形凝聚力,和強大的感染力。

本文選自洪範書店出版的《豐子愷文選》。記敘作者在西湖山中因遇一場陣雨,而倉皇避雨在山村茶店中,為了替同行女子解悶,向茶博士借來胡琴,即興地演奏小曲,未料卻引來眾人的唱和,使得荒山苦雨的景象,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氣氛自然和諧而倍覺溫馨。最後引發作者內心的體悟和感動,原來音樂的藝術教育這般神奇,可使素昧平生的人,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情感的瞭解,關係更為融洽和諧。作者以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描繪山中避雨的一段小插曲,讀來令人深切感受到作者用心經營的人生態度,和對音樂具有陶冶人心的體悟,雖是隨筆之作,但因物起興,散發他散文的無限魅力。

首段寫山中出遊遇雨的倉皇,只好在三家村的小茶店躲雨。本段交代了不佳的天候、年輕女子的相伴、小茶店的地點和特色。

次段以「層遞法」傳達作者遊山避雨的心境轉變,起初覺得掃興,但他隨即體會到山中因雨受阻的一種寂寥而深沈的趣味,而以蘇軾的千古名句「山色空濛雨亦奇」,作為印證。然而同行的兩位小女子,卻未能瞭解這種「大人」的情境,反倒覺得苦悶難耐而怨天尤人,與作者苦中作樂的感興,形成強烈的對比。

第三段以茶博士的胡琴引起下文,是貫串全文的一個重要道具。因為山中避雨的寂寥,所以胡琴的樂音,倒能吸引遊客的注意,可惜演奏時間太短,未能完全排遣等待雨停的煩悶。為了安慰那兩個女孩子,作者臨時起意向茶博士商借了胡琴,是下文的一個橋段。人類的情感本來就會因環境、成長背景、教育程度、年歲大小、瞭解與觀察等不同因素影響,所以作者也不想以「大人化」的看法,來勉強小女孩接受相同的觀點,但他萬萬沒想到,以下的胡琴表演,卻可以達成同樣的意境。

第四段可以說是全文的高潮之處。由於作者精湛的琴聲,帶動整個三家村裡的溫暖、熱鬧氣氛,使得原先悶得令人受不了的雨天,在此時忽然顯得活潑,且令人留戀起來,而散文的意境也從寧靜的古畫山水,跳躍成生動活躍的歡樂景象。本段作者先以插敘法,追憶當年學拉胡琴的往事,其次才是本文的重心──描繪當自己的琴聲,伴隨女孩的歌聲,彷彿把剛剛的困悶心情,拋諸九霄雲外了。至此文章的色彩基調在氣氛的烘托之下,逐漸地溫暖起來,不再是灰濛濛的一片雨景了。接著寫到其中一位女孩,唱著當時最流行的〈漁光曲〉,引得三家村的青年齊聲唱和;這時,一座平凡無奇的小茶店,竟然有比音樂廳的演奏還要完美的演出,因為這其間融合了現實民間的世俗人情。無怪乎作者感嘆道:「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而原本寂寥深沈的避雨情況,一轉眼卻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景象。

末段書寫三家村青年的惜別,以及自己的依依不捨之情,同時回味前所未有的音樂藝術與人生的一番感受。在此提出他對音樂教育的看法:只要有心多創作幾個「曲易和眾」(「曲高和寡」的相對詞)的胡琴曲子,深入民間,相信這樣的藝術陶冶的功效,自然比學校刻板的音樂課來得廣大。最後以古人說的:「樂以教和」作結,說明在此次山中避雨時,終於得到印證。

《禮記》〈經解〉篇上說:「廣博易良,樂教也」,正是本課的一個證驗,因為作者藉由一把胡琴,將音樂的藝術生活化,不但讓人將煩惱拋諸腦後,也拉攏了不相識的人們。其實藝術最高的境界就在於此,〈陽春白雪〉縱然美妙,但終歸曲高和寡,無法深入大眾的心靈,反倒有時〈下里巴人〉的曲調能擄獲大部分人的心。作者雖然曾經吃過七、八年音樂教師飯,出版或翻譯過音樂教本,也曾用Piano伴奏過混聲四部合唱、彈過BeethovenSonata的正統音樂,但以一次的即席演奏牽動了所有人的情感,才是作者認為最成功的音樂教育,因為它可以隨時隨地與人同樂,這便是「廣博」,而將歡樂的氣氛,成了一段意外的因緣,讓彼此顯得更融洽和諧,這是「易良」。作者將平凡的生活素材,寫出此番活潑溫暖的情味,使得文中的人物、雨景、茶店﹍﹍,在胡琴的拉奏聲陪襯之下,靈動起來,其中溫暖熱鬧的情境真教人悠然神往!

 

參、          課文補充資料

一、            關於「阿慶」

阿慶,是豐子愷家鄉的一位「柴主人」。所謂「柴主人」,其實就是賣柴人的仲介。他替每一個賣柴的人找買主,同時也為他們秤重分量,分配硬柴、軟柴,然收取百分之五的佣金。阿慶早上在市井忙完了事,因為是單身漢的關係,一人飽全家飽,他又既不喝酒,也不抽煙,唯一的嗜好就是拉胡琴。所以,到了下午便閒來沒事地,以拉胡琴消遣。

當時留聲機並不普及,所以就有人揹著一部留聲機來賣唱。只要出幾個錢,就可以聽一齣戲,商家們沒啥娛樂,故也不吝惜出錢,聽上一聽。但是這是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消費型態,所以阿慶就同許多出不起錢的人一起「旁聽」。不過阿慶不但聆聽免費的音樂,還暗中學習,聽了幾回之後,天賦獨厚的他,就會用他心愛的胡琴拉出熟悉的曲調來。

豐子愷認為,每至清涼沁人心脾的夏夜裡,在江岸上聆賞阿慶婉轉悠揚的的琴聲,最為引人入勝,這恐怕連潯陽江頭的琵琶聲都遜色不少,也勝於西洋的小提琴。所以曾自告奮勇向他求教,阿慶只能把內外兩絃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教他,但總不及阿慶的心靈手巧,故也學不好,僅得皮毛而已。

二、            關於「胡琴」

中國樂器,是中華優良的傳統文化之一,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精美,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我國古代樂器依製造的材質不同,分為金、石、絲、竹、匏、土、木、革八種,也就是所謂的「八音」。大致說來,「金」是指金屬做成的樂器,例如:鑼、鈸、編鐘等;「石」指用石材製作而成的樂器,例如:編磬、磬等;「絲」乃指以絲絃為主要材質的絃樂器,例如:胡琴、琵琶等;「竹」是指以竹管製作而成的管樂器,例如:洞簫、笛等;「匏」則指瓜類經過乾燥處理後製成的樂器,例如:笙、芋等;「土」類樂器則是以土坯燒製而成的樂器,例如:缶、塤等;「木」指以木為材製作的樂器,例如:木魚、拍板等;「革」是指以皮革為主要材質做成的樂器,例如:鼓、堂鼓等。

若依演奏的方式,則分為管樂、絃樂、打擊樂三類;其中絃樂又可細分為:擦絃、彈絃、撥絃三種。擦絃樂器,又稱弓絃樂器或拉絃樂器,是指將馬尾裝置在細竹做成的弓桿,以摩擦琴絃,使之震動而發出共鳴的一種樂器。我們常見的擦絃樂器,主要是「胡琴類」。

「胡琴」這個名稱,在我國使用甚早,但在唐宋時期,均指的是由西域、蒙古、外國傳入中國的樂器而言,例如:琵琶、忽雷、箜篌等彈撥樂器統稱「胡琴」。最早使用「胡琴」名稱見於宋代作家沈括所作的七絕〈凱歌〉其三:「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夢溪筆談》卷五)。直至元朝,胡琴這個名稱才正式代表現代所謂的擦絃樂器,例如:南胡、京胡、高胡(見附圖)﹍﹍等。其形製如《元史》〈禮樂志〉上說的:「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而後世的作法,則是以竹為筒,蒙以蛇皮,上設琴桿,桿末穿橫孔,貫以二軸,自軸至筒,張二絃,再以竹弓張馬尾納二絃間,使之摩擦發聲。明朝末年廣泛應用於當時盛行的戲曲伴奏,和與其他樂器合奏演出。

三、            關於「工尺譜」

要談「工尺譜」之前,得先瞭解中國傳統樂理中的「五音」、「七聲」。所謂「五音」,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宮、商、角、徵、羽」,中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音級。「七聲」則是「一宮、二商、三角、四變徵、五徵、六羽、七變宮」的七個個音階。「工尺譜」,就是古代的樂工用來表示音階的簡號。《遼史》〈樂志〉:「大樂聲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其中「一」通「乙」,「合」通「和」)

「工尺譜」約產於隋唐時代,傳說為當時音樂家曹柔,通過對管色譜的研究、改制而成。由於流傳的年代、地區各不相同,表現的形式也互有差異,可謂莫衷一是。現存最早的唐代古工尺體系的《燕樂半字譜》,如原藏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現存巴黎國立圖書館的後唐明宗長興四年的《唐人樂譜》抄本。明清以來,通行至今的工尺譜,以上、尺、工、凡、六、五、乙等譜字記寫七聲,高八度音則以譜字末筆上挑或加「人」字偏旁來表示。

四、            關於「音樂」的成語

1.陽春白雪:比喻高超絕妙的曲子。

2.下里巴人:比喻民間通俗的曲子。

3.曲高和寡:是說曲調愈高級,應和、欣賞的人愈少。

4.高山流水:本指伯牙彈奏的高山、流水之音,鍾子期都能得知。所以一來比喻樂曲的高妙,二來比喻知音難尋。

5.黃鶯出谷:比喻聲調的輕快婉轉。

6.乳燕歸巢:比喻聲調的清新嬌嫩。

7.餘音繞梁:形容歌聲圍繞屋樑,久久不散。

8.三月不知肉味:形容音樂美妙,以致於念念不忘,勝過肉食的美味。

9.珠落玉盤:比喻樂聲清脆悅耳,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10.      急管繁絃:形容樂曲的調子急促、繁雜。

五、            關於「音樂」的詩句

1.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虞姬和項羽垓下歌)

2.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三疊。(白居易對酒)

5.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6.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白居易長恨歌)

7.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8.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9.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10.      青春都一 ,忍把浮名,淺斟低唱。(柳永鶴沖天)

肆、          思考與練習

一、            作文教室──隨筆散文的指導

所謂「隨筆」,乃是指因物起興,抒發一己的感受,而不是漫無主題,天馬行空般的胡言亂語而應當意有所指。以本課「山中避雨」為例,指導學生能以藝術的眼光,取材自平凡的事物,探求人生的真諦,寫作生活隨筆。

在寫作時,宜從生活中隨機可遇的人、事、物下手,材料切勿貪多,只要是一件值得深思的話題,便可從中發揮。注意!生活事件只是寫作的一個引子,不是作文的主旨,內容應偏重在情意的表達,因此在記敘的時候應以簡潔、感性的文字傳遞心得。

(一)日記、週記的習作:其實若果能培養成寫日記的郝習慣,便可長期訓練生活隨筆的寫作。因為「生活即文章」,日記或週記所記錄的,無非是每日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有心,便能在平淡的日子裡尋求,新奇的事物。

(二)材料的選擇:只要不是離群而索居,生活便是在萬事萬物之中,因此如何留心周遭的一草一木,賦予他們關懷的愛心,自然所有不言不語的事物,都成了有生命的個體。

(三)命題:練習以具創意而又能提綱挈領的文字,自訂題目。因為題目有畫龍點睛之用,不可輕忽。例如:生活啟示錄、下雨天,真好、永恆的大愛等。

(四)範文:〈歲月〉劉傑夫

歲月是黃金葛。黃金葛的嫩芽每日前進一步,這一步約莫只有一吋;一吋吋地蔓延,一吋吋地爬滿鐵窗。冷硬褪色的鐵窗,有了盎然的綠意,充滿了無限生機,這就是牠的「黃金歲月」吧!

歲月是小螞蟻。小螞蟻爬上客廳的牆壁,愈爬愈多,結果整個牆面一片泛黃。「老公,牆壁該粉刷了吧!都變黃了。我們搬來這裡來已經住了好幾年了。」於是塗去了牆上的歲月痕跡。

歲月是白雪。不知何時白雪已飄落我的髮梢,常對著鏡子,拔去一根根如白雪般閃閃發亮的白髮,除掉歲月的痕跡。

歲月是關節炎。不時來訪的關節疼痛讓我舉步維艱,步履不再輕盈。「上了年紀,骨頭要多保養。」醫生打量著我說道。

歲月是機車上的檔風玻璃。擋風玻璃可推走冬日冷颼颼的寒風,和劈開夏日暴起的西北雨,也使愛車顯得穩重。一向對時尚頗為敏感的老婆說:「你不知道摩托車上的檔風板是LKK的象徵嗎?」於是拆掉這個落伍的東西。果然,迎風前進時,可以聽到風在耳際呼嘯的聲音;如果再旋緊油門,以極速八十,飆了一下,哈!馬上就有年輕的感覺。

歲月是中秋明月。賞月時若只顧吃柚子、嚐月餅,月亮會偷偷移步。猛然抬頭,常驚覺月已西沈,一年中秋忽焉已過,真是歲月不待人啊!

今年中秋無月可賞,全家在客廳席地而坐,啃別人送來的月餅。四歲的兒子坐不住了,跑到我背後,在我的髮際探索。「爸爸,我找到月亮了。」兒子驚叫,原來他發現平常被掩飾的歲月痕跡,那是我頭頂上的一片地中海,燈光一照,閃閃發亮,有如一輪明月﹍﹍。

二、            發表教室──我的音樂生活

在現今大眾傳播工具發達的時代裡,幾乎處處、隨時都可以聽得到音樂。不管是通俗音樂、古典音樂,都提供了人們心靈的慰藉與抒發,所以,藉由這樣的發表教室,請同學提出在成長的經驗裡,如何受到音樂的影響,以及對音樂的看法。

(一)節目預告:先告知同學們,此一發表教室乃要同學,談談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旋律,以及平日以何種音樂作為欣賞或消遣。

(二)現場發表:同學們可以自備錄音帶、CD,以及視聽媒體,說明音樂生活的箇中樂趣及心得感想。(如果時間所限,可以分組方式進行發表)

三、            活動教室──美的旋律

(一)樂器表演:先調查班上參加樂團,擅長或曾學習過樂器的同學名單。可以室內樂或戶外音樂會方式舉行。

(二)班級合唱:以往或許全校舉辦過班級合唱比賽,為了拔得頭籌,全班卯足了勁苦練,如今將屆畢業,讓大夥把以前的指定曲、自選曲再一次重溫舊夢吧!或者班上是否有一首公認的班歌,也可以藉此表演。假如最近有一首紅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不妨唱給LKKSPP的國文老師聽。

(三)卡拉OK大賽:卡拉OK是時下年輕人最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所以可以由學生自己籌備一場,盛況空前的卡拉OK大賽,相信藉此可增進師生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