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課 田 園 之 秋 選

     

 

 

 

 

壹、作者參考資料

 

    一、博通古今,學冠中外

    陳冠學,台灣省屏東縣新埤鄉人,民國二十三年生。臺灣師大國文系畢業,起初擔任教職,輾轉於初中、國中、高中、專科學校達十一所之多。並主持過高雄三信出版社,民國七十年辭去教職,避居高雄澄清湖畔,民國七十一年搬回北大武山下的萬隆村老家幽居至今。

    陳冠學三十歲前曾試寫散文,後皆輟筆毀棄,四十七歲又恢復創作。關於他的著作,散文有《田園之秋》、《父女對話》等書;筆鋒常帶熱愛這塊土地的一股熱情,足以教人讀來心情激動而掩卷,久久不能自己。曾受教於近代哲學大師牟宗三,乃有志於學術,所以昔日他在任教課餘之時,二十年如一日地鑽研中國古代哲學學術思想,成就頗為可觀,他這方面著作,也不在少數,出版過《論語新注》、《象形文字》《莊子新傳》、《莊子宋人考》、《莊子新注》、《莊子》等。而《論語新注》的完成,總結他對儒家思想的印證,牟宗三先生曾讚許為:「錢賓四先生《論語新解》或不必能及」。《莊子新傳》、《莊子宋人考》是學術史的一大翻案,他甚至自負為真能解莊者,古來今往唯他而已矣。歸隱田園之後,也專注於台灣拓荒歷史和台語的研究,著有《老臺灣》、《臺語之古老與古典》等;《老臺灣》是將他本具的臺灣歷史文化,融入生命熱情與智慧的心血,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研究先民活動的重要史料。《臺語之古老與古典》他發現臺灣語的歷史性與典雅性,更駁斥了其他較具權威的聲韻學家的論點;曾有台大教授譽為「傲視學界台語研究的權威巨著」。民國七十年,懷抱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鄉土情懷,為了「中央山脈的存亡,也關連臺灣的存亡」毅然決然地參加了省議員競選,敗選之後,也負了不少的債。至於小說《第三者》,散文和小說的合集《訪草》等書,翻譯作品有《少年齊克果的斷想》等書。民國七十二年《田園之秋》獲得中國時報的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散文獎),七十五年也榮獲吳三連文藝獎(散文獎),至此,陳冠學以其凝練的文字,獨特自然哲學觀,一心為後代子孫保留臺灣故去的田園之美,及文化遺產這份的殷殷心意,終於受到肯定。

 

        二、田園將蕪胡不歸,豪華落盡見真淳

    陳冠學是今日台灣最有資格被尊稱為「現代陶淵明」的人。因為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隱士,而且成了徹底徹尾的農夫,所以一般人很難得能夠認識他。知名作家亮軒說:「陳冠學,一如『五柳先生』,不知道他是誰,也搞不清楚他現在何處。」作家何欣寫《評析田園之秋》一文開頭即說:「作者陳冠學的名字,也是初見。是位年輕的後起之秀嗎?不像,除老練的文字之外,文章表現的思想與生活態度,似乎不是初出茅蘆者所能望其項背的;是位老作家嗎?怎麼沒有人提起過他呢?」

    為何歸隱?書中未見交代,但是字裡行間當然看得出來,是他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之後,徹底檢討而產生的絕望,這應該是個人思想必然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只是俗念太重的人,恐怕只能發出感慨,卻不能付諸行動;然而陳冠學在喟嘆「田園將蕪胡不歸」之後,真能以大決斷的勇氣,回到「老田園」,彷彿遊子回到母親懷抱一般,發出對家鄉的孺慕之情。他說:「我出去,是一種生命裡的渴求,想拿腳底去親親田園的膚表,﹍﹍恢復自然原始的生命;是田園呼喚我,也是我自發的回向自然。」(<九月二十四日>)真正一次強烈聽到自然的呼喚,大概在一個平常的日子裡,走過平常走過的道路上,偶而瞥見一朵平常的藍色小花朵,頓時做了即刻隱遁,反璞歸真的決定。以下我們從他的<田園今昔>一文來看出其中端倪:

    「一九五二年秋,為了求一點兒智識,暌違了老田園。誰料這一暌違竟就是二十年,待一九七二年春回來,老田園早已過去了。到處看,到處嗅,到處聽,為失去的老田園,一直想嚎啕大哭。只為歲數大了,不便如兒時任性盡情,於是十年來,悲哀與懷念竟在內心裡積成了壘塊。」

    回到了老田園,他不管世界怎樣改變,他堅持要過著神農氏的生活模式:以人力、牛力去營生,住在一棟瓦厝裡,耕耘著兩甲旱田,輪作旱稻、番薯、土豆、番麥等;屋邊總有瓜、豆、菜、蔬;粗食淡飯,自給自足。「滿院青草、滿田綠苗,在燕珩 劃破熹微曉空 的鳴聲中醒來,在鈴蟲的幽幽夜吟中睡去。沒有疲勞感,沒有厭倦感,這是我的生活。」(<九月二日>)

        黃石濤先生在《田園之秋》的序文說:「陳冠學具有中國傳統的舊文人氣質,同時又有台灣知識份子參與(committed )的入世思想,他辭掉教職,毅然脫離看不見的枷鎖,絕不能看做是退縮和逃避,毋寧是一種更積極的為求真理寧願殉道而死的強烈意願。中國的知識份子一向是依附權力謀生的。設若堅決不想妥協,那麼唯一的出路便是退隱;晴耕雨讀,過著清貧得道的生活。可惜我們的田園在哪裡?﹍﹍」

   或許本身研究莊子思想的關係,自然而然受其影響,所以落實在自然的生活中,是陳冠學的一生職志。因此他不是一般的農夫,而是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之後,歷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又回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哲學農夫。他服膺「現象」而懷疑「本體」,也因如此,他具有科學家認知事物的精神,未落入傳統文人忽視科學,又把文學、哲學綁死在自己的象牙塔內,他努力要證實人本自天地大化而生,也能融匯在天地大化中俯仰自如。因此他每日過著平凡不過的躬耕生活,自給自足,安貧又樂道,在無所爭、無所求的田園之中恣意地享受純淨的生命。自然哲學家的他說;「既以荷除下田,便要耕作;既以出生為人,便要好好做人。今天你不好好做人,卻講來生,豈非將此生辜負了?踏不過此生,哪得到彼生?」所以他選擇:「一早起來,天光明亮,健康的日子。」和「在陽光豐沛的屋頂下,在陽光豐沛的田野中。」(《藍色斷想》),每天過著與世無爭,而與自然分享的田園生活。

   也許梭羅的《湖濱散記》打動過無數人內心深處的質樸,對於中國人而言,尤其是在台灣生活的中國人,陳冠學以他的勇氣、經驗與智慧,為我們提供了生命中早已忘卻的一種可能,更彌足珍貴。他,不只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而已,而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自然隱者;誠如其友鄭穗影說的:「陳先生他沒有『自己』,卻在『自我』的覺醒與自適之中,無形為社會盡了他的心血,塑造了人生向上的典型。」

   

※陳冠學作品彙編

                                  性質          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

1.莊子──古代的存在主義                                                專論                三民                                58

2.少年齊克果的斷想                                    翻譯                三信                                60

3.藍色的斷想──孤獨者隨想錄ABC全卷   隨筆                三民                                83

4.零的發現                                                                翻譯                三信                                62

5.人生的路向                                                                翻譯                三信                                66

6.人生論                                                                 翻譯                前衛                                73

7.父女對話                                                                散文                圓神(三民)                76

8.臺語之古老與古典                                    專論                第一                                73

9.田園之秋──初秋篇                                                散文                前衛(草根)                72

10.田園之秋──仲秋篇                                                散文                前衛(草根)                73

11.田園之秋──晚秋篇                                                散文                前衛(草根)                74

12.老臺灣                                                                專論                東大(三民)                70

13.第三者                                                                小說                圓神                                76

14.莎士比亞識字不多                                                專論                三民                                87

15.莊子宋人考                                                            專論                三信                                66

16.莊子新注內篇                                                        專論                三信                                67

17.莊子新傳──莊周即楊朱定論                    專論                三信                                65

18.訪草(第一卷)                                        小說                前衛(三民)                77

19.莊子                                                                   翻譯                三民                                60

20.論語新注                                                                專論                復文                                71

*作品推介

1.        訪草(第一卷):本書是作者於田園生活之中所見、所感之作,內有田園意,有家居圖,有專寫田園聲光、哲理的卷軸。喜愛大自然田園清新景象的讀者,將可從中獲得一份未曾預期的驚奇與滿足;另有一小部分有關人性與人生哲理的文字,則會句句印入心底深處。

2.        藍色的斷想──孤獨者隨想錄ABC全卷:本書是作者暫離大自然和田園,帶著深沈的憂鬱面對人世之吉光片羽。一路讀來,將會有許多的領略與感觸,時或有天光爆破的驚喜;但多數的時候,會令讀者披上一襲輕愁,甚或覆上一領悲情。這或許是悲觀哲學,卻被熱情、關懷與希望融化了的悲觀哲學。

3.        父女對話:一位老父與一位五歲幼女徜徉在山林之間,山林蓊鬱,山泉甘冽,這裡自有一份孤獨的甘美。本書是技術作者父女在人世僻靜的一個角落,過著遺世而獨立的文學畫。舉世滔滔,這應是一面明鏡,堪供讀者對照。(特別推介:書中有一篇與本課有關的<西北雨>一文,且此書較其他著作清新易解,適合國中生閱讀。)

4.        莎士比亞識字不多:這是作者醞釀已久,至今才出書發酵的翻案之作。其中網羅國外珍貴資料,及作者嘔心瀝血之作,說明莎士比亞不過是個演員、戲院經理、投機生意人,由於人類無知的感情因素,卻被選為千年來最偉大的文學天才,是人類的第一大糗事。作者為還給莎士比亞清白,讓他靈魂得到真正的安息,因而寫作此書;並期許本書能由臺灣傳到英國,再傳到世界各地。

 

    三、現代的擊壤歌──關於《田園之秋》

 

  陳冠學的《田園之秋》是一部三冊的散文集套書,以日記方式寫成,分為《初秋》、《仲秋》、《晚秋》三篇,起自九月一日,終於十一月三十日。曾發表在《文學界》,而這一套書是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四年每年一冊出齊的,可以說是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出齊了三個月的日記。因而推斷日記的完成是在四十八歲之前,大概是四十七歲左右。

    《田園之秋》這套書初版時原只有《初秋篇》編寫目次,書前有葉石濤先生的<序>,書後有作者翻譯愛默生和歌德分別論「自然」的兩篇隨筆,及何欣先生的一篇評析;《仲秋篇》和《晚秋篇》則是簡單明瞭地從初一寫到三十。因為作者認為一本完整的文學作品不應該有序,《田園之秋》和《父女對話》,是用專業的筆純文學地寫,十分虔敬,故不必有序;現由草根出版重新出版,合訂為一集。本書是作者歸隱田園之後的生活實錄,透過農村四周景物的描寫,充分反映台灣本土所蘊藏豐富的美,是作者對樸實生活的緬懷,和對昔日農村自然之美的謳歌。同時也是一本台灣少見的博物志,因為作者是一位「每事問」的農夫,分不清是學者好學的習性,還是天生的好奇心所使然,將他所見聞的野生動植物、生態環境、氣象景觀、農村的生活習性等面貌呈現出來,顯示出他的博學與精細。例如,

    <九月十三日>:「貓頭鷹幾乎白天看不到,但是一入晚,家屋的樹上牠常來。牠的鳴聲很特別,一聲ㄍㄨˋ─,大概停八秒至十三秒,然後再一聲ㄍㄨˋ─。在寂靜的夜裡聽起來很有詩意。」

    <九月十七日>:「我留下來再看看番麥上有沒有綠金龜。還是有,幸而很少。這裡荒地多於耕地,蟲害自然的少。有朝一日,荒地盡闢成耕地之時,蟲害就不可屏當了。金龜子一向在鬆土中產卵,若盡闢成耕地,金龜子的產卵地就漫無限制,危害之地也就漫無限制了。現時牠產卵有限,為害地無限,耕地才得到保護,否則就不堪設想了。」

    <十月十一日>我發覺我的日記幾乎成了田園鳥類生態記了。這使得我要寫下日記之際,頗感到躊躇,今天要寫的竟全是鳥類。可是這實在也不足怪,我寫的是田園生活啊!況且一個離群索居的人,在田園中,豈有不把日月星辰、風雲雨露、草木蟲鳥當友伴的嗎?﹍﹍尤其是鳥類是田園最活躍的居民,是我接觸最頻密的鄰人,寫得多些原是事實使然的啊!」

    總歸這三冊書要寫的只有兩個字──「自然」。自然、原始、淳樸的鄉居環境,和自然自在的生活方式。他的「一家六口」,是指一隻赤牛哥、一隻花狗、一隻花貓、一對雞跟他自己,這原本可以封號為現代的「六一居士」,但他卻說:「一燈如花,一室如斗,一泉如蟲,一室如僧,歐陽修若自號六一,我若自號四一,還勝他二贅。但名號字來是文人的把戲,太上無名,何用名為?」(<九月二十一日>)由此可見他奉行的「清靜無為」,連名號,及身外物都嫌累贅。而他的鄰居是田園間的飛鳥、田鼠、青山、白雲等草木鳥獸,彼此相安無事地共同生活著,且各取所需,相互依存,呈現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學。所以作者說:「我的這本日記,日日都記下不少的字,這些字在身外的記事簿上是看不到的空白,我記得是在內心的情況啊!」(<十月十四日>)

    作者所處的田園,並不是逍遙自在,衣食無虞的華屋別墅;而他的身分原本是世俗所公認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階級,但他卻毫不留戀地放下身段,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田園生活;他說:「我想今日天下寒士所急的第一要務,恐怕不是廣廈千萬間,而是能夠獲得自我,日日如意地親近心愛的書,寄身於田園與自然了。」(<十月十八日>)以最平實的筆調,寫出最簡單的生活模式,他既不以遁世的隱士自居,也不以說教的方式寫來,其中安貧樂道的生活,並非人人可企及,但透過他的描述,讀者不難看到,一顆感恩歡愉的心讚頌自然,帶人進入一個不需參禪打坐,便可修練塵心的妙方,而能時時空淨喜悅。

    一年之中,這位農夫書生的寫作心情,因季節而異,通常是過年後的那一段春天時節,寫作起來最順遂。而在落雨期,是陳冠學最無寫作興致的時候,就像他鍾愛的雲雀一樣,落雨就不唱歌。舉例說,<十月十九日>那一篇,作者早有意念要表達,卻苦於無法參透下筆,暗想可能是營養不良之故。恰好其母買鴨拜拜,陳冠學吃了鴨之後,竟如有神助,一下午寫了三千多字,而且自認是一篇精彩的散文;所以笑說是:「半隻鴨子寫出來的」。而<十月六日>那篇的結尾部分,作者修改很多次,直至今日,仍不滿意。

    讀陳冠學的日記,可以使被科學文明禁錮甚久的現代人,發現世外桃源竟然就在《田園之秋》,真可謂「書中自有桃花源」;更發現自然的變化詭奇壯麗,遠遠超過人世,也比人親切誠懇,具有任人取捨的胸襟。陳冠學以現身說法的方式,絲毫不做作、裡外澄澈透明,若地上清泉、若天上皓月一般的情意,形諸文辭,透露「天機」:原來人世還可以有另一種活法,不見得比我們在滾滾濁世中掙扎搶奪更辛苦,而且,沾染污泥的面孔與雙手,也不會比名利場上許多光鮮的模樣難看。他從實際的生活體驗中證實,一個純淨樸實的生命即使過得短暫,也比紅著眼與人殺伐詭詐百年,來得更有價值。

        《田園之秋》一書,充滿了作者對單純生活的熱愛,以細膩的觀察、凝練的文字,將其委身田園之三秋嘉興,以無邪天真的赤子情懷,寫下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讓人讀來陶然忘機;這是作者對台灣田園生活的寄情和讚美,個中蘊含了許多人文的思考和觀照。,在台灣近數十年來在經濟起飛,創造經濟奇蹟之後,難得在一片風花雪月作品之中,可見到令人靈魂悸動的散文,可使人在潛移默化之間,激起自我超越的力量與滌濾的功能,可謂上好的中國散文,也是獨樹一幟極本土化的佳作。最後附帶一談的是他自題的英文書目:「Fields in Autumn by KoarnHack Tarn」,除了書名外,還有以台語發音的名字,這是他希望此書將來能傳之名山大業。

    ※名家評論

1.        亮軒先生<評田園之秋全卷>:「不讀陳冠學的《田園之秋》又會怎麼樣?老實說,看不出有何必然之影響。一部再好的書也無法說是非讀不可,一部好書真正的影響是讓讀過的人感覺到:『如果此生沒有讀過這部書,該是多麼大的遺憾!』《田園之秋》便是這樣的書,雖然我們可以更保留的說,讀出多少品味與境界,也是要看緣份與福份的。」

2.        《讀者文摘》(一九八六年十一月號):「《田園之秋》以日記形式寫成,是作者對樸實田園生活的緬懷,也是對昔日台灣農村自然美的讚歌。」

3.        林文月(台大中文系教授):「《田園之秋》是知識份子下鄉寫的田園文學,文筆自然,沒有造作,最可貴是他躬耕自持的精神。他不只寫田園之美,也有很多人文思考和高層次的人文觀照。」

4.        方瑜(台大中文系教授):「陳冠學以樸素、內斂的情感,和未經雕琢的文字,處理每日接觸的大自然景觀與生命,剪裁得體,不留濫情的痕跡。」

5.        顏元叔(台大外文系):「陳冠學見聞廣博,常識豐富,而文字不落俗套,文體自成一家,讀每一句都覺得恰到好處而又有難以預期的驚訝。」

6.        何欣(譯評家):「從他的敘述和描寫中,知道這位書生農夫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抗拒,教人尊重自然,強調對待天地萬物要順其自然,重返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

7.        吳念真(導演兼作家):「《田園之秋》一直是我案頭枕側三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其實,我並非把它當書看,反而把它當成一個私人的心裡治療師,或是無雜的思緒裡一處可供徜佯、休息的清麗天地。」

 

 

貳、課文參考資料

 

      一、課文賞析

    這是選自《田園之秋─初秋篇》中之一篇,以日記形式寫出,屬於應用文兼記敘文,形式上少了記錄「星期幾」、「天氣」,內容主要描寫在初秋時分,將田園生活所見的一場午後西北雨,從開始到結束,從烏雲密佈到雷電交加,最後雨過天青的經過,其中的氣象萬千,而引出種種的感受,十足表現了「文學」的味道。文中以人的渺小,來襯托大自然力量的偉大,以欣賞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大自然的傑作。全文為「順敘法」,以「摹寫」見長,「白描法」成篇,筆法靈活、細膩,描繪生動,情感豐富,呈現出對大自然膜拜的虔誠。也是一篇頗具特色的鄉土文學及鄉土教材。

    文章共分成五段。

    首段先寫出例行公事──摘蕃薯葉,以輕描淡寫的方式,敘述當日生活的大概,這是以「揭旨法」開頭的方式。本段著墨不多,主要在正文部分集中火力,記錄午後的西北雨。

    次段進入本文的重心──寫西北雨,以「大雨滂沱,霹靂環起」八字,提綱挈領地點出主題,描繪一場出其意料,令人驚心動魄的西北雨。作者點出明確的主題之後,再以「特寫法」鋪排成章,如童話般地記錄落雨的整個過程,「霎時間,天昏地暗,﹍﹍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可名為惡魔與妖巫的出現。」這是第一個高潮,作者以赤子之心,將讀者帶進一個懾人的情境。其中善用譬喻修辭格,將烏雲比擬成「黑怪」、「惡魔」、「妖巫」,更是維妙維肖,懾人心魂。也讓人想像當時孤獨,又全然無法在荒野之中,覓得藏身之處的作者,如何去應對這樣詭譎多變的環境。而這只是戲劇的「前奏」、「序幕」罷了,真正的壓軸好戲還在後頭呢!

    接著描寫的主題是雷電,「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恐怖的景象中,﹍﹍匍匐不能起的。」照應前一部份所描述令人膽顫心驚的場景,緊接而來的「雷電纏身,霹靂壓頂」帶來更大的震撼,使人應接不暇,原本以萬物之靈、天a主宰自居的人們,早已俯首稱臣了。此時人們卑屈的姿態是:由膽破魂奪到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

    「好在接著便是大雨滂沱,﹍﹍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這最後一層次的筆調不似前面那般緊湊逼人,有稍緩的趨勢。縱然大雨滂沱直下,,烏雲的詭譎也無復見,霹靂閃電的氣勢,似乎也逐漸減緩了。而歷經一場浩劫的人們,在雨水的澆灌下慢慢蘇醒。一轉眼,雨過天清,陽光重新露出燦爛的笑臉來,而晶瑩的雨珠,是那一場大雷雨所留下的見證。

    這一整大段描述,作者以戲劇的演出,來比擬這場大雷雨的進行:先由密佈的烏雲揭開序幕,再由交加的雷電帶入情境,最後烘托主角──西北雨正式出場。因為一切都得伴隨它起舞、歡唱,除了烏雲、雷電之外,這齣大雷雨的主戲中還有一個串場的配角──人。藉著人的行動,襯托這場西北雨磅礡的氣勢,原本頂天立地,到「膽破魂奪」而轉變成「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終於在閉幕之前漸漸「蘇醒」,總是稱職的配合主角來扮演。在大雷雨盡情揮灑之後,大地得到滋潤,一切歸於平靜,這是典型的戲劇結局模式,所以作者說:「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如此圓滿,不也呈現了大自然多采多姿如戲劇般的一面。

   第三段加重描述──雷電的威力,彷彿是電影的特寫鏡頭。此處為照應前段的「霹靂環起」,而本段更深入描繪它的無比威力,使天地間的萬物不得不臣服在它的淫威之下,也不得不承認它是此時此刻唯一的英雄,無人能凌駕其上。在修辭方面,連用數個「排比」句法,來加強它「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威勢。

    第四段筆法如同第三段,也是特寫──西北雨的特質,也是照應首段「大雨滂沱」。作者描述雨水之大、雨量之多、雨勢之快,是以「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每一雨粒,大概最小還有拇指大」等如此精妙的譬喻句表達,也是對「滂沱」做一個最完美的註腳。接著以當地的石灰岩地質滲水於地下快速的特點,來烘托這場來勢洶洶,卻也去得匆匆的台灣西北雨,做了最精彩且鉅細靡遺的轉播。而不可忽視的是在段末作者不經意地道出自己不愛拖泥帶水的個性,而乾脆俐落正是南台灣民眾的習性。

    末段是跳接第二段而來──雨過天青的景象,此時電光、雷聲、雨勢皆已遠離了,田園是一幅亮彩的風景畫,幕逐漸緩緩降下來,配上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牧羊人之歌的樂章作為尾聲,一齣大自然高潮起伏的戲劇饗宴,便圓滿落幕了。

 

        二、<九月七日>

    《田園之秋》一部三冊書,作者大概是寫成於民國七十年,但書中所記載的年份則不可而知。依全書的內容來看,所記的「日」、「月」,其中或有虛構的性質存在。理由有三,分述如下:

1.        日期紊亂  <九月五日>這一篇寫到:「屈指一算,今天是八月十一日,    還有四天便是中秋節了。」以此推算,中秋節應是九月九日,但是次日<九月六日>卻說:「後天便是中秋節,只怕惡劣到要在風雨中過,月到十五光明少。」至此,中秋節改為九月八日了。過了<九月七日>的一場午後西北雨,<九月八日>才說:「今早一覺醒來,發現天氣晴朗得可愛,一整個早晨和上午,風和日麗,就覺得萬分的快意,但願今夜中秋月圓,萬家千里共嬋娟。」從這四天的記載,便不難發現作者或許鄉居的日子過久,不免有「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之感罷!

2.        日期獨創  <九月三十一日>該篇提及:「九月原本只有三十天,那來三十一日?但孔子既經推定出生於九月,九月就非大不可,這是本日記有三十一日的緣由。我想世界通曆今後九月應加一天,以顯示這個月份人類出過怎樣的人物!不用說,孔子是一切大人物中最偉大的人物的一位!」由此可看出,作者雖非獨尊儒術,但「尊孔」之心,油然可見;所以,每到孔子誕辰紀念日,作者總要奉上家藏一本最好的《論語》,擺在案上,焚香三拜,再把《上論》念一遍,以示敬孔。又,不知是否因為九月多了一天,所以十月的日記便只有三十天而已。

3.        文人之習  當年蘇軾寫<赤壁賦>、<念奴嬌>,蘇轍寫<黃州快哉亭記>都是以黃岡縣的赤鼻機為古赤壁(嘉魚縣),而名傳千古的。所以作者書中的日期或是不經意的訛誤,或是別有用心,均可看成文人因事起興,借題發揮,往往而然,讀者不必以辭害意。

4.        作者說法  寫作《田園之秋》時的生活和書中的生活十分接近,但主要讓人知道臺灣老田園的風貌。就寫作來講,當然是當作文學作品來寫,而不是當作生活的記錄。

       

       三、摘了一整天的番薯蒂

   

1.        根據《田園之秋》<九月六日>所記,作者敘述當地採收蕃薯的流程是這樣的:割斷蕃薯藤→犁開泥土→挖出蕃薯攏成堆→摘蒂頭。由於作者早在九月六日當天完成流程的前三項,所以隔天九月七日便摘了一整天的蕃薯蒂」才算大功告成;而至九月十四日當年番薯的收成總算完畢,原本種的八分地就讓它空著,歇一歇地力,待隔年春雨來時再耕種。作者如此熟悉農作又親手種植、採收,恐怕孔老夫子地下有知,將會再說一次:「吾不如老農。」

2.        所謂「摘番薯蒂」,是把蕃薯與莖藤連接的蒂頭折斷,並把蕃薯的根鬚一併除掉,整理成一粒粒的蕃薯。

3.        番薯,又名甘薯、紅薯、甜薯、白薯、蕃薯、地瓜等,蔓生草本塊莖類植物,皮紫肉紅,亦有皮灰肉白及皮白肉黃者,可食的部分除了莖、葉之外,還有它肥大塊根;富含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BC群,可刺激胃腸蠕動,防止便秘,被稱為生理鹼性食品,口感又好。其模樣與臺灣地圖挺像,也是臺灣特有的名產,以台北縣的金山鄉和南投縣的竹山鎮盛產的甘薯為最有名氣。我國一向以漢為尊,所以把外來的人、物均稱為「番」或「蕃」或其他代稱,如蕃薯、番麥(玉米)、蕃茄、番仔火(火柴)、胡瓜、胡琴、紅毛土(水泥)、紅毛港等。

4.        有關蕃薯的諺語:「芋仔蕃薯」比喻什麼東西,或外省人與本省人的代稱。「時到時當,無米巧煮蕃薯湯。」比喻走一步算一步,不必杞人憂天。

 

       四、西北雨

1.       定義  就是指台灣北部地區夏季午後,因對流層大氣受到太陽輻射,而發生熱力對流作用,所產生之熱雷雨,也叫做氣團性雷雨。

2.       特性  這種氣團性雷雨,其水平涵蓋範圍,一般小者僅一至二公里,大者可達數十公里,降雨時間短者僅數分鐘,長者可持續一至二小時,因此所造成的降雨都非常局部。往往也發生「東邊下雨,西邊晴」,或出現「陽光雨」的怪現象。有時常常連續三個下午接連發生,偶而也有連續出現五、六個下午之情形,出現時間有時逐日提前,有時候卻逐日延後,而且一下起雨來驟起驟歇,非常瀟灑,從不藕斷絲連,拖泥帶水,十分有趣。

3.       由來  根據《新編臺語溯源》第二八四至二八六頁之記載說法有二:

  1)有補傘老人指西北雨為「獅豹雨」的訛音,因為這種雨來勢兇猛,有如獅豹奔騰。

  2)另有老人認為是「三八雨」的變音,因為這種雨來臨時,好似一個「三八」婦女,幾近瘋狂,蠻不講理。

  3)還有一種民間說法,「西北雨」都在午後太陽「西」斜時,發生,這是「西」字的出處,而「北」字代表水(北方壬水)。「西北雨」就是指太陽西斜後所下的雨水。

  4)其實,「西北雨」一詞,早在三百年前就有史書和方志記載,清聖祖康熙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四年),高拱乾就在《臺灣府志》卷七<風土志>「風信」條中說:「五、六、七月間(指農曆),風雨俱至,即俗所謂西北雨,風時雨也。」

  5)清高宗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王必昌在修《臺灣縣志》卷二<山水篇>時,也說:「凡急風挾雨,驟至而驟止,俗呼為西北雨,亦曰風時雨。」(嘉慶十二年,謝金鑾修《臺灣縣志》卷一<地志篇>;道光十五年,李元春撰《臺灣志略》時,亦皆引用該文)

  6)清穆宗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陳培桂在《淡水廳志》卷十一<風俗篇>中對「西北雨」一詞,又有更詳細的解釋,而且還敘述其特性,文曰:「五、六月間,盛暑鬱積,東南雲蒸,雷聞震厲,滂沱立至,謂之西北雨。蓋東南風一送雨,仍歸西北也。此雨不久便晴,多連發三午。」

4.陳冠學《臺語之古老與古典》  其實「西北雨」是轉音之後的白字。按「西北雨」的正字是「夕暴雨」,古音siak pak hoa,經數千年長時間的轉變,「夕」siak轉變sia,在轉為se,就變成了「西」。「暴」(說文解字造有正字「瀑」字,疾雨也)pak和「北」同音,是這一音將「夕」siak拉向「西」字轉音的。這種雨有兩種特徵:第一個特徵暴起於傍晚,第二個特徵是其勢兇暴,故得「夕暴」之名。

 

        五、戲劇

1.        定義  一種由演員在舞台上或不特定的場所扮演各種角色,當眾以動作、歌唱或對白等表演故事、或情節的藝術形式。

2.        發展:戲劇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之一,最初起源於宗教儀式,後來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形式。從戲劇中經常使用音樂、舞蹈、合唱的情況就可看出它的起源。

3.        分類  第一個將戲劇分類為喜劇和悲劇的是亞里士多德。但隨著時代的轉變,戲劇所呈現的主題和情感,便出現了多元化,不僅有喜劇、悲劇、還有悲喜劇和輕喜劇,以及黑色喜劇等類。

4.        特性  一場戲劇的演出,包括戲劇文學、導演、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甚至現代科技等多種藝術成分的綜合藝術。

5.        種類  可分為戲曲、話劇、歌劇、舞劇、歌舞劇、以及舞台劇、電視劇、電影等形式演出。

6.        影響  通過典型的舞台形象,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主題思想,除藝術層面之外,還提供人們抒發情感以及休閒活動的方式。

7.        序幕  戲劇公演時,排在第一幕前,用以介紹劇中人物、劇情發展或預示全劇主題等;引伸事情將要有變化的預兆。

 

                六、交響曲 ( Symphony )

    樂曲具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就是所謂交響曲、交響詩、幻想曲、組曲、序曲、前奏曲、綺想曲、狂想曲、清唱劇﹍﹍等,它們各具有特別的形式。這正如文學上有小說、散文、論文、詩﹍﹍等一樣。

    交響曲是為管弦樂合奏的奏鳴曲,這形式是由「交響樂之父」海頓完成的。後來貝多芬無論在形式上、精神上,將它發揮到最高峰,然後由浪漫派音樂家繼承。一直到近代,雖然形式與內容都有改變,但仍保持樂器中最重要形式的地位,通常它的形式如下(與奏鳴曲相同):

第一樂章:奏鳴曲形式──快板。

第二樂章:歌曲形式──悠慢版。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詼諧曲。

第四樂章:輪旋曲形式──快板。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72德國)

1.       出生  貝多芬生於一七七0年十二月十六日德國波昂,自祖父以來都以音樂為業,家境清寒,母親早逝,兄長夭折,父親粗野而無才,只想把年幼的貝多芬加工成「神童」,來負擔家計。

2.        經歷  十幾歲時,貝多芬曾進波昂大學讀書,接觸了當時時新興的民族革命思潮,也受到啟蒙。一七八七年首赴維也納,拜見前輩巨星莫札特,得到教導。回波昂後擔任貴族的家庭教師,認識許多知識份子,席勒和歌德就是此時認識的。一七九二年二度造訪維也納拜師于海頓門下學作曲。而自此以後,貝多芬處於青年和壯年時期,這一年代,正是歐洲十九世紀初的混亂政局糾結纏繞的年代。貝多芬個性耿直,絲毫不在豪門巨商前露出卑微神色,也因此博得維也納人士的一致尊重。 

3.        創作  貝多芬創作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17921802年,主要作品包括兩首交響曲、六首四重奏,以及《悲愴》和《月光》奏鳴曲。這一時期的創作風格逐漸形成個性。第二時期是18031812年,開始創作《英雄交響曲》,主要作品還有五首交響曲,困難的《克羅采奏鳴曲》、小提琴協奏曲、「大公」三重奏(1811)和《拉斯莫夫斯基四重奏》。第三個時期始於1813年,這一個時期主要作品有莊嚴彌撒曲、合唱交響曲(1823)和最後五首四重奏。儘管貝多芬沒有吸引人的外貌,而且恃才傲物,但他的作曲家身分,獲得極高的聲譽,為維也納音樂界及社會所推崇。

4.        情感  個性孤僻,情感豐富而內斂的貝多芬,終身未娶,所以一生都是孤獨的活著。他與他的學生有過戀情,但都是短暫的,而無法天長地久相處。1802年他一方面受到愛情的打擊,一方面又對親情的失望 ,就是領養死去弟弟的孩子卡爾所帶來的煩惱。

5.        健康  貝多芬二十八歲開始覺得耳力漸退,最後終至全聾,1802年曾意志消沈而寫下遺書打算自殺。結果他還是不向命運屈服,反而寫下歡愉的第二交響曲。貝多芬的晚年健康情況不佳,1826年後他在奈森多夫完成了他最後的作品,因嚴重受寒,在返回維也納的敞篷馬車中病情加劇,從此臥病在床,延至次年三月二十九日逝世。臨終時樂聖仍揮舞拳頭,似要與命運作最後搏鬥。

6.        地位  貝多芬是真正堪稱「樂聖」而當之無愧的音樂家.。「聖」就是「極致」,只能被發揚、傳承、衍生,不可能被超越或取代;至今貝多芬仍是支持整個音樂音樂體系的主幹。大部分近代的音樂潮流和思想,從布拉姆斯、華格納、到荀伯克,從管弦樂法到鋼琴流派,都可追溯到和貝多芬的淵源關係。

7.        思想  究竟貝多芬音樂作品感人的因素何在?大概是當其人生在連綿苦難逆境中,偶而找到一點喜悅的空隙。對於人生的開脫,有無數的宗教家、哲學家提出他們當時的解答,而貝多芬的解答就是「抗爭!」以微薄有限的體力、以終將毀滅的宿命,無懼的向老天爺翻臉。這就是貝多芬,也就是近代西方人本哲學的寫照。

8.        作品  貝多芬著作等身,尤其是如擎天巨柱般的「九大交響曲」,更是一曲一宇宙;在人類音樂殿堂上,把近代人類精神作了一個扼要的寫照。其他還有五首鋼琴協奏曲、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大量四重奏、三重奏等室內樂。歌劇只有一齣「費黛里歐」,大型彌撒曲只有兩首。

9.        九大交響曲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是史上最「字字珠璣」的作品,其中沒有任何內涵重複。內容如下:第一號C大調、第二號D大調、第三號降E大調「英雄」、第四號降B大調、第五號C小調「命運」、第六號F大調「田園」、第七號A大調、第八號F大調、第九號D小調「合唱」。

※陳冠學論樂聖(選錄自《藍色的斷想──孤獨者的隨想錄ABC全卷》)

a110  貝多芬臨終揮拳,很有意思。但那時他還不算老。

b42   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偉大的平靜心境;也唯有命運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的一作者,方能平靜到這樣偉大的情境。此曲是憤怒的昇華。

 

 

        八、田園交響曲 ( The Pastoral Symphony )

(一)由來   <田園交響曲>是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由他親自附上田園的標題,是一八0七年在海里金史塔所寫的,和第五號命運交響曲幾乎同時期完成,並一起舉行初演。

(二)情意  <田園交響曲>是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中最恬淡舒適的一首,因為貝多芬那種暴躁又唯我獨尊的獅子脾氣,實在很難與人相處,唯獨大自然帶給他無比的慰藉。只有在這首曲子裡,看得出貝多芬似乎暫時放下他的抗爭,單純得近乎天真,盡情地描繪心目中的大地之美。貝多芬曾親自解釋說:「這首<田園交響曲>,並非繪畫性的描寫,而是描寫人們在田野之中的喜悅氣氛,心中引發的若干情感。」又說:「只要一走入田園,我跟我不幸的耳朵便豁然開朗,在那裡樹木跟我講話,森林讓我喜悅。這一切應該都可以表現出來。」因此,貝多芬用交響曲的形式,來描寫走入田園的一種愉悅心情。

(三)特色  貝多芬並不主張太多寫實的寫景方式,而是著重於「描寫來到田園的一種的情」。另外,他異於一般交響曲的通例──四個樂章的形式,而寫出五個樂章的特例。

(四)內容  本曲共有五個樂章:

第一樂章  抵達鄉村時的愉快心情。

第二樂章  小河邊的風景。

第三樂章  村民們愉快的聚會。

第四樂章  雷雨和暴風。

第五樂章  牧歌,暴風雨後的喜悅與感謝。

(註:第四、五樂章通常一起演奏,所以作者誤將<牧羊人之歌>認定為第四樂章。)

(五)牧羊人之歌

    <牧羊人之歌>又譯為<牧羊人的讚美詩>(Shepherds‘ Hymn ),是接著被譽為最偉大的寫景樂──第四樂章<暴風雨>後的雨過天青,因為雨水帶來萬物生機,牧人們不禁對天地產生感恩的心情。

    本樂章運用「寫意」的境界。當時貝多芬的耳疾非常嚴重,也因此寫出著名的「海涅金遺書」。不過本樂章的主題一出來,宛如陰霾一掃而光。開頭仍可以聽到低音提琴代表的悶雷,在遠處的天邊響著,接著法國號暗示主題的出現,而田園豐饒安詳的喜悅由管弦樂齊奏。相信弦樂帶出的牧歌主題,給人一種畢生難忘的經驗(尤其是緊接「暴風雨」段來欣賞)。

 

 

參、語文天地

 

                一、注釋

(一)孤伶伶  孤單的樣子。伶伶:孤獨的樣子。亦作孤零零;如伶仃,亦作零丁。文天祥作<過零丁洋詩>:「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拋絮,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匍匐  ㄆㄨˊㄈㄨˊ,手足扶地爬行。亦做「匍伏」,第二冊<草坡上>做「匍伏」,教科書注為:「原地而行,這裡有癱在那裡,難以行走的意思。」

《戰國策》<秦策>卷一,提到蘇秦佩帶六國相印,榮歸故里,當年視他如涕唾的嫂嫂,竟「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描述她前倨後恭的態度。

(三)肆虐  恣行暴虐,有任意為非作歹之意。肆:放縱而行,動詞。《唐書》<王義方傳>:「姦臣肆虐。」

(四)蘇醒  從昏迷中轉醒過來。「蘇」同「甦」,亦作「穌」,死而復生之意。北齊顏之推謂北朝造字,「更生為蘇」(見《顏氏家訓》<雜藝>),知道在南北朝以前,通用「蘇」,直至南北朝時「甦」字才通行。所以「蘇醒」也作「穌醒」、「甦醒」。牟巘<春雪>詩:「但喜畦蔬得蘇醒。」

 

             二、形音義辨析

(一)「霹」與「劈」之辨析

1.         音ㄆ一,和「靂」同為名詞,為急雷的聲音,屬於摹聲的狀聲詞,也是疊韻雙音節衍聲複詞,韻母皆為「一」。且為同義複詞。

2.         音ㄆ一,有二義:其一為「破開」之意 ,如本課的「訂立時被劈開」;其二為「正對著」、「朝著」之意 ,如<車過枋寮>:「劈面撲過來」。

 

(二)「霎」、「剎」與「煞」之辨析

1.          音ㄕㄚˋ,有二義:其一是名詞,意為「小雨」;其二為形容詞,形容短促的時間。如本課的:「霎時間,天昏地暗。」

2.          音ㄔㄚˋ, 「剎」字是佛教傳入的梵語,意為「差多羅」,略稱「剎」;剎,又指佛塔上藏舍利子的柱子,所以稱佛塔為剎,佛寺也叫剎,例:「名山古剎」。「剎那」,佛家謂極短暫的時間,如<飲水思源>:「一剎那間」。所以,「霎時間」和「剎那間」意義完全相同,只是字形和讀音不可張冠李戴。又,「剎」的左下方是個「朮」字,上面有一點,有些辭典忽略這一點,把它編至「刀部」六劃上,而俗省作「剎」;今依教育部頒佈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中之「剎」字以七畫為正確。

3.          有二音:其一音為ㄕㄚ,有停止、收束之意 。例:「煞車」(注意!不可寫成「剎車」);其二音為ㄕㄚˋ,有凶神之意,例:「煞星」,還有一義為「很、甚」之意,例:「煞費苦心」。

 

(三)、 「潦」的讀音辨析

1.        音ㄌㄠˇ  有二義:其一為「雨水大的樣子」,如《禮記》:「水潦降」;其二為「路上的積水」,如本課:「行潦川流」。

2.        音ㄌㄠˋ  通「澇」,水淹(雨水過多,對旱而言),如:旱澇之災。

3.        音ㄌㄧㄠˊ  有三義:一為古水名,就是今日的遼河,源出河南省。二為頹喪、不得志的樣子,如:潦倒。其三為草率、不認真的樣子,例:潦草。

 

(四)「慘」、「滲」、「糝」

1.          音ㄘㄢˇ,形容詞,有三義:一為狠虐、毒辣之意,例:慘無人道。二為唉痛、傷痛之意,如本課:「哀哀慘叫」。其三為同「黲」,顏色黯淡之意,如「慘澹」亦作「慘淡」、「黲淡」、「黲澹」。

2.          音ㄕㄣˋ ,動詞,液體慢慢地浸透,如本課:「便全部滲入地下」、「滲水」。

3.          音ㄙㄢˇ,動詞,由上而下撒下粉末,也有塗抹的意思,如<我所知道的康橋>:「糝上這樹」、「一層輕紗似的金粉糝上了這草」。

 

(五)「遍」、「偏」、「編」之辨析

1.          音ㄅㄧㄢˋ,又讀ㄆㄧㄢˋ,語音ㄆㄧㄢ,有二義:一為次數,如一遍;二為形容到處都是,如本課:「遍體發紅」。同「   」。

2.          音ㄆㄧㄢ,有三義:一為不正或側重一面之意,如<青年和科學>:「偏見」;二為出其不意,如「偏不湊巧」;三為表示相反的意思,如:「你愛他,他偏不愛你。」

3.          音ㄅㄧㄢ,有七義:一為排編之意 ,如「編織」;二為按次序組織排列,如:「編號」;三為捏造之意 ,如:「編了一套謊言」四為書籍之意,如:「續編」;五為書籍的分卷,如:「上編」;六為人員依工作需要而配置之意 ,如:「編制」;其七為編纂書報的人,如:「編輯」。

 

                三、文法修辭

    本文以「摘蕃薯蒂」為線索,以「大雨滂沱,霹靂環起」為主題,由烏雲湧動、雷電大作、傾盆而下寫到雨過天青,駭人恐怖到安詳平和。

(一)本課文法方面,運用最多的是「複詞」。複詞可分為兩類:「衍聲複詞」和「合義複詞」。

1.        屬於「雙聲、疊韻」雙音節衍聲複詞(聯綿字)的,有「彷彿」(雙聲)、「霹靂」、「匍匐」、「盤旋」(疊韻)等。

2.        屬於疊字衍聲複詞(重言)的,有「黑壓壓」、「亮晶晶」、「孤伶伶」、「哀哀」、「漸漸」、「遙遙」等。

3.        屬於帶詞綴的衍聲複詞的,有「第二」的「第」、「人們」的「們」、「漸漸地」的「地」等。

4.        屬於合義複詞(由意義關係合成的詞)的,有「滂沱」、「咫尺」、「蘇醒」、「閃爍」、「震懾」、「閃電」等。

(二)在句子的結構方面,以使用普通句(主詞在前,謂語在後)為多。列舉如下:

1.        表態句  表態句是表達人、物、事的性質或狀態的句子,句型為:主語──謂語。如「大雨─滂沱」、「牛群─在原野上狂奔」

2.        敘事句  敘事句以一個動詞作中心,這動詞稱做「述語」;發起這動作的人或、物,稱做「主語」;接納這動作的人或物,稱做「賓語」。述語和他所連帶的賓語合起來,就是此句的「謂語」。敘事句的基本句型是:主語──謂語(述語+賓語)。如「閃電─纏─身」、「霹靂─壓─頂」。

3.        判斷句  判斷句是解釋事物的涵義與屬性或判斷事物的是非與異同的句子。句型是:主語──謂語(繫詞+斷語)。如「它(霹靂)─是─英雄」、「它─是─無敵的大主宰」。

 

(三)本文運用多種修辭法如「轉化」、「排比」、「對偶」、「設問」等,尤其對於烏雲、雷電的比擬,以使用「摹寫」、「譬喻」、「誇飾」等最為突出,因而顯得栩栩如生。

1.        譬喻法  本文第二段中,作者巧用「譬喻」手法來寫烏雲,把當時的天空詭譎恐怖,營造出一個懾人的情境,足以扣人心絃。如:「 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像今天這種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好在接著便是大雨滂沱,再看不見滿天張牙舞爪的黑怪。」、「因為此時在天地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每一雨粒,大概最小還有拇指大。」、「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

2.        誇飾法   作者以「誇飾」方式極盡能事地製造千軍萬馬的大場面,令人震懾不已。同時有的也兼使用了「譬喻」,來加強磅礡的氣勢。如:「大野中,孤伶伶的一個人,不由膽破魂奪。」、「像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恐怖的景象中,膽已破魂已奪之際」、「接著便是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在荒野中的人,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的。」、「於是匍匐在地的失魂者,便在雨水的不斷澆淋下,漸漸地蘇醒。」、「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因為此時在天地之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那個敢把手舉得最高,頭伸得最長,定立時被劈殺。」、「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沒有蓑衣遮蔽,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

3.        摹寫法(白描法)  本文摹寫句處處可見,較典型的有四類:視覺、聽覺、觸覺、聽覺兼視覺。如:「霎時間,天昏地暗,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盤旋著,自上而下,直要捲到地面。」、「太陽又探出了雲端,樹葉上、草上閃爍著無邊亮晶晶的水珠」、「牛群在原野上狂奔」、「電光只在遙遙的天邊橫掃」(以上為「視覺」的摹寫)。「羊群在哀哀慘叫」、「終於雷聲越來越遠」(以上為「聽覺」的摹寫)。「沒有蓑衣蔽體,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觸覺)。「太陽又出來了,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視覺兼聽覺)。

4.        轉化法  作者為了求生動逼真,採用「以物擬物」或「以物擬人」的「轉化法」,達到加深讀者印象的效果。如:「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像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惡魔與妖巫出世。」(擬物法)。「太陽又探出雲端」、「直待到閃電與霹靂左右夾擊,前後合攻。」、「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擬人法)。

5.        排比法兼類疊法   兩種修辭合用,一方面顯示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一方面也讓讀者看來流暢自如。如:「大雨滂沱,霹靂環起」、「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

6.        對偶法   「對偶」的表現是文字最美的形式,本文使用頗多。如:「張牙舞爪」、「膽破魂奪」、「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左右夾擊,前後合攻」、「手舉得最高,頭伸得最長」。

7.        設問法   以反詰語句,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如:「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

 

 

肆、課文補充資料

 

             一、有關「西北雨」的台語歌謠

 

(一)西北雨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要娶某,鮕鮐兄打鑼鼓,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二)西北雨

                日頭過半晡,天氣宛然像火爐,約束不敢誤,想要出門,丟丟銅仔伊嘟看著滿天雲變黑,唉唷出門敢會遇著西北雨。

                出門無疑誤,果然大雨已經滴落土,丟丟銅仔伊嘟要去又落雨,不去驚伊,講阮失約才糊塗,唉唷心內愈急想到無撇步。

                雨落這呢粗,無採趕緊行來半途,要過大馬路,又驚大雨,丟丟銅仔伊嘟渥甲歸身淡糊糊,唉唷第一害人著是西北雨。

 

           二、關於「蓑衣」與「笠」的詩歌──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三、關於「風」、「雨」、「雷」、「電」

    我國民間俗神中,「風伯」、「雨師」、「雷公」、「電母」都是屬於自然氣象神,在古代的農業社會,由於天候的自然變化攸關農業的收成,而當時又缺乏抵禦這些天災的能力,除了藉助長久的經驗累積外,也認為冥冥之中有神明主宰一切,所以虔誠地膜拜風、雨、雷、電諸神祈求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大陸蘭州有個著名的道觀叫「金天觀」,進入正門,就是雷壇,正中供奉雷祖,左右分列十大雷神,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侍立其下,顯示人們對氣象諸神的敬畏與信仰。

(一)中國民間故事──「雷公與電母」

    小時候,總會問大人:「為甚麼先閃電後打雷?」長輩就會來個機會教育,告訴我們一個感人的傳說。

    據說雷公是天上脾氣最壞的神,只要看到有人為非作歹,或糟蹋糧食,便會「暴跳如雷」,也會「轟隆!轟隆!」的開口罵人,甚至揮舞著手中的閃電斧頭和霹靂搥子,將人打昏。

    雷公和其他動物樣也會「冬眠」,直到大地春回,才緩緩甦醒,打了一個大哈欠──「春雷」,昭告冬眠的動物和休年假的農夫,該開始工作了,這便是農曆中的二十四節令之一的「驚蟄」;再伴著綿綿春雨,春耕於是由此開始。

    某日雨天,雷公例行公事地巡視凡間善惡,發現有一婦人將米飯倒棄於地,便發起「雷霆之怒」,使出看家武器──霹靂,將婦人擊倒在地。事後才知誤殺好人。原來這是一個孝順婆婆的好媳婦,平日都將得來不易的米飯,讓給婆婆吃,自己則吞食瓠瓜子維生;當天婆婆發現真相, 感動之餘,婆媳兩人搶著瓠瓜子吃,一不小心,將碗翻倒,﹍﹍。

    雷公獲知詳情,方知鑄成大錯,然而後悔已遲。向玉皇大帝請罪,玉帝為免雷公在大雨中,視線不好時再造成遺憾,也彌補孝順的婦人,於是賜予寶鏡一面,並封號為「閃電娘娘」,只要遇到雨天打雷之前,先用寶鏡照一下,再行使生殺大權。

    長輩說完故事之後,總會告訴後生晚輩兩件事:一是不可為惡,一是不可糟蹋農人辛苦耕種的食物,否則便會遭「天打雷劈」。又,臺灣人常在發誓時說:「如果﹍﹍,會給雷公打死。」足見在人民的心中,雷公具有懲惡的警惕之用。雖然,漸長之後,得知光速比聲速快,但仍願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足見民間故事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相關詩詞欣賞

1.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2.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佚名<四喜詩>

3.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宋蔣捷<虞美人>

4.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僧志南<絕句>

5.        風聲、雨聲、讀書聲──明顧憲成<東林書院門前對聯>

6.        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咸陽是洛陽──明朱元璋<率師征陳有諒至瀟湘所寫>

7.        待月西廂下,迎風半戶開──唐元稹<明月三五夜>(元王實甫《西廂記》)

8.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宋張先<天仙子>

9.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

10.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宋蘇軾<定風波>

11.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五代馮延巳<謁金門>

12.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宋賀鑄<青玉案>

13.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辛棄疾<永遇樂>

14.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鄭風風雨>

 

(三)相關成語集錄

1.        關於氣象  一雨成秋、十風五雨(五風十雨)、亢旱不雨、冬風解凍、和風拂拂、金風颯颯、朔風獵獵、春風澹蕩、秋月春風、苦雨淒風、斜風細雨、蕙風和暢、薰風習習、雲行雨施、傾盆大雨、寒風砭骨、雨疏風驟、風雨交加、疾風迅雷、風調雨順、風吹雨打、狂風暴雨等。

2.        關於人事  雷聲大,雨點小、呼風喚雨、風風雨雨、雨後春筍、春風得意、春風滿面、春風化雨、風馳電掣、風平浪靜、風行草偃、風雨同舟、風雨飄搖、風起雲湧、風雲際會、風華絕代、風範猶存、風聲鶴唳、雷厲風行、雷霆之怒、雷霆萬鈞、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等。

 

(四)相關歇後語彙編

1.        鴨子聽雷:不知所云。

2.        好心給雷親:好心沒好報。

 

                四、關於田園詩

(一)陶淵明<歸田園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二)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機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伍、成語世界

 

                一、雨過天青

1.       本義  新霽之色(雨後晴空蔚藍成澈的天色),比喻青色。

2.       出處  謝在杭《文海披沙記》:陶器,柴窯最古,世傳五代後周世宗(柴榮)時所造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相傳當時工匠向世宗請示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青雲過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參閱清梁同書《古窯器考》<柴窯>)所以,後世遂將「雨過天青」作為「青瓷」的別名,為傳世的極品。

3.       引伸義  比喻一場爭吵與誤會平息;或者指經過黑暗、動亂之後的光明平靜。

4.       相關成語─青出於藍  青,五色之一。草木生成之色。藍,一年生草木植物,葉可做青色染料。荀子<勸學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5.       關於「雨」 

   (1)字義:《說文》解釋為「水從雲下也」。所謂「水從雲下也」,就是從     雲層中掉落下來的水。換言之,就是雨水的意思。

   (2)字形:雨字篆文作   ,其「一」像天,「ㄇ」像雲層,「‥」像雨點,  

    「∣」像雨點相連成絲。以上四種形體,都沒有獨立的形、音、義;可是,   

     當它們合成「雨」字,就有獨立的形、音、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字。

     所以「雨」字是據具體的實像造字,在六書中是屬象形文字。 

   (3)字音:a .ㄩˇ。名詞。

          b.ㄩˋ。動詞。如「天雨雪」。

   (4)篆文:

 

 

 

 

6.關於「青」

  (1)字義:作「綠色」解。<說文>將它釋為「東方色也」,是陰陽五行之說。

  (2)字形:該字篆文作    ,是由「生」和「丹」構成的。生,是由「  

    和「土」構成的,屬會意字,在此可表示生長之草;丹是獨體象形,本作     

    「赤石」講,在此則是「善」字的假借。

  (3)字音:a.ㄑㄧㄥ。

           b.ㄐㄧㄥ。同「菁」字。如<岳陽樓記>:「郁郁青青。」

  (4)篆文:

 

 

 

 

 

(二)雷霆萬鈞

1.        意義  比喻威力極大。雷霆,指威勢。萬鈞,指壓力。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2.        出處  《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勢重非特萬鈞也。」

3.        關於「雷」 

    1)字義:雷,從雨從壘,「壘」象雨時雷在雲氣中回轉之形;空中陰陽相迫動而發出之聲響。

    2)字形:「雨」象下雨之狀,「壘」雷聲不斷之意象。

   3)字音:ㄌㄟˊ

    4)篆文:

 

 

 

 

 

 

4.與「雷」相關之「電」、「申」、「神」

    1)電  甲骨文作「    」,與「申」同,為「電」之初文,象雲中閃電形。篆文作「    」,象雨中閃電之強光。

   2)申  甲骨文作「    」,原象雲中有閃電之形,後借為地支之名,久而成習,周代乃加「雨」為意符作「電」,後世沿用。

    3)神  金文作「    」,小篆作「    」,從示、申聲;本義作「天神,引出萬物者」解。因「申」在古與「電」同義,故引伸有不可測、不可禦者謂之為「神」。

 

 

陸、思考與練習

 

                一、「日記」和「週記」的寫作教學

    古來今往的歷史名人除了留下專著和傳記之外,日記是另一項生活真實的紀錄,也是創作時容易被採用的方式。例如曾國藩的《曾文正公日記》、盧梭的《懺悔錄》、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所以有人說:「日記是寫作的最佳途徑。」

    寫週記對於有些學生而言,或許是件苦差事,所以敷衍了事的,大有人在。為了增進作文能力、溝通師生情感,故指導寫作週記不能等閒視之。

(一)日記的寫法

1)日記的功用:

1.       幫助記憶  為免日後記憶消逝的遺憾。

2.       檢討過去,策畫未來  人生的道路要走得更好,便要反省、規劃。

3.       提高作文能力  因為日日寫、日日想,作文自然精進。

4.       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這是培養責任感的好辦法。

5.       增加練字的機會  字,是練出來的。

2)日記的材料:

1.        特別的人、事、物、言語  因為「特別」,才與眾不同。

2.        讀書心得  無論書、報、雜誌的心得或摘要、剪報皆可。 

3.        時事  當日或近日社會新聞、事件。

4.        言情抒懷  少男、少女的心情總是詩。

5.        言行反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6.        生活或工作計畫  《中庸》:「凡事豫(預備也)則立,不豫則廢。」

3)日記要訣:

1.        確實記載年月日、星期、天氣  日後才能查考、回想。

2.        切勿作流水帳  凡是例行公事 ,不必常提,即使提了,宜深刻為之。

3.        言之有物  要求重點、不可泛泛。

4.        忠於自己  忠於自己,才有真情意。(日記是個人隱私,不可偷窺。)

5.        用心選材  選擇有意義的事,才值得記上一筆。

(二)週記的寫法

1)週記功用

1.        提高寫作的意願  週記是屬於強迫性的制式作業;學生寫週記,已成習慣。

2.        奠定寫作的基礎  從各方面的學習指導,改進以往作文的缺失。  

3.        增加寫作的經驗  從多寫、多看、多聽、多讀之中累積經驗。

4.        抒發情感  青澀的歲月,情感最容易觸動,需要有傾訴、發洩的園地。

5.        表達意見  週記可以是「下情上達」的最佳管道。

2)週記材料:

1.        一週大事  除國內外新聞之外,還可以記載校園、班級或社區的新聞。

2.        專題報告  對於平時興趣之事物,經由資料蒐集或研究報告。

3.        生活檢討  道德、學業、交友、家庭等生活檢討。

4.        心情寫真  無論是喜、怒、哀、樂都可以盡情抒發。

5.        讀書心得  包括學習心得、課外閱讀等。

6.        輕鬆小品  校園笑話、名人軼事、自我消遣等。

3)週記要訣:

1.        取材多樣  像編刊物一樣,內容要多采多姿。

2.        變化多端  形式切勿一成不變,週週有新的創意。

3.        賞心悅目  文字務求整潔,加一點色彩或美工更棒!

4.        文情並茂  除了要求「信」、「達」、「雅」外、「情盡乎辭」也很重要。

 

                二、作文指導教室

(一)先修課程──觀察力的培養

    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有一篇文章:「給我三天,讓我看看」,文中寫出她對光明世界的渴望。我們生而有幸,得以觀看多采多姿的天地萬物,所以,更不能糟蹋這個可貴的本能。或許人往往在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但從來不知道作文不好,是因為觀察力不夠造成的。

    本課作者陳冠學先生的代表作《田園之秋》,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發諸文章。而我們生處在台灣,卻從未用心去觀察「西北雨」的特徵與現象;生活渾渾噩噩地過,自然會五穀不分,四肢不勤了。因此「觀察力」的培養是學習作文的先修課程,觀察力的訓練,包括「七情六慾」中的「六欲」──即是由眼、耳、鼻、口、手、心所得到的六種感覺。分列於下:

1.        第一感「視覺」:漢賦大家揚雄曾說:「觀千劍而後能劍,讀千賦而後能賦。」正是說明,唯有多用眼力去「察言觀色」,並且要多閱讀書籍,才能成就。  

2.        第二感「聽覺」:運用「諦聽」(仔細聆聽)的方法,才能聽到萬物的天籟之聲,再「繪聲繪影」地描繪出來。

3.        第三感「嗅覺」:經由各種氣味傳來時,我們就得扮個「虎鼻師」(台諺),來辨別各種氣息。

4.        第四感「味覺」:當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時,敏銳的味蕾,就要發揮功能了。

5.        第五感「觸覺」;肌膚的接觸是最真實的,所以多觀察各種不同觸感,同時別忘了還有古人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6.        第六感「感覺」:古代文人一向喜歡「傷春悲秋」,是因為他們有一顆敏感的心和一份豐富的感情所致,這種感覺,可以「直教人生死相許」呢!

(二)入門課程──修辭學的訓練

    羅家倫曾說:「許多人的頭腦不清楚,並非由於天性,乃是缺少訓練的緣故,尤其缺少精確觀察的訓練和思想系統訓練。」所以除了「觀察力」的培養外,「有系統」修辭的訓練是必要的。(參考、配合本課的修辭部分)

1)如何增進修辭能力 

1.        仔細推敲  遣詞造句時,盡可能要求準確和所刻意製造出來的效果。

2.        觀摩作品  名家名著是最好的習作範本。

3.        勤於筆記  英國哲人培根說:「勤於筆記,使一個人做事篤實。」日後可做為寫作的參考書。

4.        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   「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寫作的靈魂,尤其在修辭的訓練中,更是不可或缺的。

 

(三)進階課程──命題作文指導

    有關「雨」的作文題目,很受聯考命題老師的喜愛,因為臺灣的考季都是在夏日的雷雨時節舉行的,例如七十九年北聯的「風雨之後」,和八十三年的「一場及時雨」,都是和本課「西北雨」的主題相關的作文題,所以,試就以「下雨天」為題,將作法分析於下:

1)作法  可模擬《田園之秋》的寫作章法,採「順序法」寫來,而寓景於情,再寓情於理(或意);切忌寫出純粹的記敘文,若能以夾敘夾議的方式,則必有深度。修辭方面除了以「摹寫」成篇外,應多利用其他修辭,如譬喻、轉化、誇飾、排比、類疊、設問、引用等,以加深印象。

2)結構 

1.        首段:以視覺摹寫和譬喻,寫「大旱望雲霓」的心情。

2.        次段:以視覺摹寫和轉化,寫「久旱逢甘霖」的雨中即景。

3.        三段:以聽覺摹寫和誇飾,寫雨聲的旋律。

4.        四段:以嗅覺摹寫和設問,寫萬物散發的氣息。

5.        結語:以感覺摹寫和引用,寫雨後的感受。

3)詞藻的運用

1.        詞語:滂沱、朦朧、晶瑩、清新、妍麗、浪漫、迷濛、蔚藍、潺潺、濕漉漉、絲絲小雨、淅瀝淅瀝、

2.        成語:火傘高張、烏雲密佈、雨過天青、傾盆大雨、蓬勃朝氣、欣欣向榮、未雨綢繆、青蔥翠綠、

3.        佳句:如萬馬奔騰、大自然的獻禮、

 

                三、方言(母語)學習教室

    方言是展現語言的另一種藝術美,故在現今推廣母語教學的潮流,也因應鄉土教材的課程中,適時加入方言教學,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如本課提到的「西北雨」、「好在」、「番薯」等詞,不妨來個隨機教育!

(一)課本的用語

1.        疊字形容詞  本課的「黑壓壓」,台語可唸成「烏索索」、「烏傌傌」、「烏巴巴」等;而「亮晶晶」台語可念為「金嚇嚇」、「金係係」。

2.        口語常用詞  課文中說到「好在」,應是台語常用語「好佳在」的另一種說法,為「幸好」之意。

3.        專有名詞  「西北雨」、「番薯」

(二)關於「天氣」的臺灣諺語

1.        西北雨無過田岸:比喻夏日驟雨往往限於一隅。

2.        六月一雷破九颱,九月一雷九颱來:比喻農曆六月打雷則不會有颱風,九月打雷則颱風不斷。

3.        驚蟄未到雷先響,四十五日暗天門:比喻驚蟄之前打雷是多雨的預兆。

4.        春霧曬死鬼,夏霧做大水:比喻春天霧重會有豔陽天,夏季霧濃雨水會多。

5.        濃霧烈日:比喻晨霧一散,烈日當空。

6.        日出紅霞水淋頭哪,日落紅霞曬死老爺:比喻早霞主雨,晚霞主晴。

7.        清明穀雨,寒死虎母:比喻清明時節下雨,天氣便會十分寒冷。

8.        月娘畫圓就會火燒埔:比喻月暈主晴。

9.        月娘哪破缺:比喻三日內下雨。

10.    四月初八落到五月節:比喻梅雨時節,陰雨連綿。

11.    四月初七落到五月十一:比喻陰雨不斷。

12.    春寒雨綿綿,冬寒苦大旱:比喻春雨主雨,冬寒主晴。

13.    早雨早晴暗雨住暝:比喻早上下雨,便會早一點放晴,反之亦然。

14.    初一落,初二落,初三落到半月:比喻月初連下三天雨,往往半個月不得放晴。

15.    頂看初三,下看十八:比喻農曆十二月天天預測法。

16.    十二月春有通吃,又有通春(剩):比喻豐年之兆。

17.    冬節月尾,寒冷在二月:比喻寒冬會延長。

18.    冬節在月中,無雪也有霜:比喻豐年之兆。

19.    冬節在月頭,寒冷在新年:比喻新春早寒。

20.    好天也著準備雨米糧:比喻未雨綢繆。

21.    九月颱風無人知:比喻農曆九月颱風難測。

22.    濛濛仔雨,落久土也會湛:比喻積少成多。

23.    未甲粽前,棉襖不甘放:端午節之前,天氣仍會冷,不可將冬衣提早收藏。

24.    正月凍死龜,二月凍死牛,三月凍死播田夫:一到三月越來越冷(春寒料峭)。

 

(三)關於「天氣」的臺灣歇後語

1.        七月半的鴨子,不知死活。

2.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

 

(四)臺灣歌謠──相思雨(陳桂珠詞  郭明曲)

窗外雨水滴,引阮心稀微。想起彼當時,初戀情綿綿。

啊﹍﹍,卡想也是伊,啊﹍﹍,未凍放忘記。

無聊落雨暝,雨水落未離。阮只有點著煙,一支又一支。

一暝相思雨,無奈的思慕,誰知愛情會由甜變作苦。

啊﹍﹍,卡想也是伊,啊﹍﹍,未凍放忘記。

無聊落雨暝,雨水落未離。阮只有點著煙,一支又一支。

 

                四、多媒體教室

一、音樂欣賞(無論雅、俗,現代、古典均可,師生共同提供、聆賞)

1.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交響曲」之第四樂章「暴風雨」、第五樂章「牧羊人之歌」。

2.        有關「風」的音樂

3.        有關「雨」的音樂

4.        有關「雷電」的音樂

5.        有關「鄉村」的音樂

6.        有關「大自然」的音樂

二、影片欣賞(可由師生共同提供、觀賞)

1.        有關「風」的影片  「龍捲風」(    出品)

2.        有關「雨」的影片

3.        有關「雷電」的影片

4.        有關「大自然」的影片

三、圖片展示(由老師收集展示)

1.        番薯

2.        蓑衣、斗笠

3.        雷電

4.        鄉村

 

※類文欣賞──